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15篇
  免费   2446篇
  国内免费   57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343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310篇
内科学   303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94篇
综合类   6186篇
预防医学   5159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30656篇
  15篇
中国医学   3026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755篇
  2022年   640篇
  2021年   788篇
  2020年   718篇
  2019年   492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677篇
  2016年   623篇
  2015年   1147篇
  2014年   2594篇
  2013年   2536篇
  2012年   3178篇
  2011年   3472篇
  2010年   3446篇
  2009年   3468篇
  2008年   3440篇
  2007年   2822篇
  2006年   2976篇
  2005年   2854篇
  2004年   2557篇
  2003年   2004篇
  2002年   1533篇
  2001年   1130篇
  2000年   775篇
  1999年   547篇
  1998年   358篇
  1997年   376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93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1996年9月,徐匡迪市长在视察上海美优制药厂时就提出:上海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在1997年要力争达到150亿元,成为上海市的第七支柱产业。1997年2月,徐匡迪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不失时机地把高新技术产业搞上去,率先把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集成电路与计算机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上海具有发展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的人才和科技开发优势,要瞄准国际一流水平,下大力气壮大其产业规模,全年实现销售150亿元。” 上海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发展成为上海市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2.
53.
《中国药事》2005,19(4):209-209
据报道,药品定价不合理的抱怨在业内由来已久。“同一种规格品种的药品,四川和上海两地厂家生产的价格却相差100倍。”这是某部委一位司局级官员所述的一个鲜活案例。令人感慨的是,如此之高的差价却又是在政府允许的范围之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方人士日前表示,  相似文献   
54.
就征人们还没有完全走出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巨能钙”事件的阴影之际,目前又有媒体指出,“神源口服液”存在着“隐瞒主要成分、夸大功效、宣扬伪科学”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4月11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55.
关于散小单位联合实施药品招标采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卫勤保障必不可少,而医药价格是卫勤保障中的重要问题。多年来,为了降低药品价格,提高军队卫生事业费的利用率,我院联合几家性质类似的小单位,采用联合药品招标采购,在2006年的药品招标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方法1.1成立药品采购联合小组根据几家单位相互  相似文献   
56.
《中国医院院长》2007,(15):10-10
7月11日,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并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新《办法》从原来的16章211条变身为现在的15章177条,明确给出了鼓励创新的导向,对程序进行了设定和完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7.
红外光谱定量、联用技术及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8.
59.
7月8日,美信药房在长春开业. 紧接着,一周过后,7月16日,又一家美信加盟店在南京隆重开业.  相似文献   
60.
医疗机构为了降低药品价格,近几年采取了药品收支两条线、药品集中招标,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品价格,让利于群众。但是,距离广大群众满意的药品价格还相差甚远。可以说,多数群众对医院的药品价格仍然怨声载道,抱怨药品价格太贵,生不起病,看不起病。为什么医疗机构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仍然不能使药品价格降到令广大群众满意的程度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