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8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4 毫秒
41.
2017年至2020年,对新疆尼勒克县的荒漠草原进行地面监测,通过分析鲜草产量、草群平均高度、盖度3个生产性能指标,以及各生产性能指标与不同时期降雨量的相关性,探讨荒漠草原的生产性能与降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鲜草产量和草群平均高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两者的年际变化基本一致,2017年显著高于其它3个年份,2018年和2019年相接近、差异不显著,2020年显著低于其它3个年份.盖度与鲜草产量、草群平均高度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4个年度间的盖度差异不显著.牧草生长季4月至7月的总降雨量对鲜草产量、草群平均高度的影响最大,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其它10组不同时期的降雨量与鲜草产量、草群平均高度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盖度与11组降雨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2.
通过研究新疆哈密草原地区披甲树螽(Acanthoplus discoidalis)的发生规律、密度及分布状况,采用三种农药进行灭杀试验,药剂为化学药物溴氰菊酯、植物源药剂印楝素以及烟碱·苦参碱。筛选出有效灭杀药物制剂,以达到科学高效的防控目的。结果表明:披甲树螽主要发生在近山戈壁山麓,荒漠植被分布区。发生周期为3~4年爆发一次。药物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化学药剂及植物源农药的灭杀效果不同,施用溴氰菊酯在用药后的24 h内灭杀效果最佳,施用印楝素、烟碱·苦参碱在48 h后能起到持续灭杀效果。说明化学制剂溴氰菊酯能够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灭杀。在一定浓度条件下植物源农药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灭杀作用,并较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3.
优化密码子提高草原兔尾鼠ZP3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草原兔尾鼠(Lagurus lagurus)卵透明带3(LZP3)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水平。方法:利用重叠PCR技术,定点突变LZP3基因上3个稀有的密码子簇,将LZP3基因中7个稀有的密码子更换成大肠杆菌(E.coli)最常用的相应密码子。将获得的LZP3突变基因(LZP3m)插入pGEX4T-1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以重组体转化E.coliBL21(DE3)菌株进行表达。结果:LZP3m基因的表达量比野生型LZP3基因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密码子优化,能显著提高LZP3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4.
不同剂量婴儿利什曼原虫实验感染草原兔尾鼠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常规方法,通过培养阳性动物(金仓鼠)脏器获取婴)Lp]什曼原虫901株(MHON/CH/90/SS-l)前鞭毛体,按(5X10')个/0.smL;(2X10')个/0.smL;(4XIO')个/0.smL三组不同剂量经腹腔接种草原兔尾鼠(Laguruslagurus,为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动物昆虫研究室驯化繁殖的封闭群实验动物,按体重、性别随机分成3组)23只。接种后两个月全部处死,肝脾印片,Giemsa染色,计算出肝脏原虫负荷(LDU)。接种感染率为100%,肝脾肿大,牌大格外显著。接种剂量的…  相似文献   
45.
草原兔尾鼠是新疆荒漠草原所特有的害鼠之一,作者在开展城市灭鼠工作的同时,用5种常用的灭鼠剂,对本所人工驯化的草原兔尾鼠进行了适口性和毒杀试验。每一试验组试鼠10~40只,雌雄各半,每5只同性鼠为一个饲养笼。对照组10只,雌雄各半。毒饵用新鲜小麦配制。在实验室条件下用0.005%和0.01%4敌隆、0.01%氯敌鼠钠盐、0.05%和0.1%敌鼠钠盐、0.035%和0.07%杀鼠迷、0.5%和1%甘氟5种灭鼠剂,配制成毒饵喂食草原兔尾鼠。分1天量和3天量两组,毒杀效果依次为甘氟>敌鼠钠盐>杀鼠迷>溴敌隆>氯敌鼠钠盐。灭鼠剂适口性逐次为溴敌隆>氯敌鼠钠盐>杀鼠迷>敌鼠钠盐>甘氟。  相似文献   
46.
天山北坡中段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出发,对新疆天山北坡中段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定量化分析方法通过有机组织人工种值.草原利用与养殖生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数量化模型。通过研究提出天山北坡中段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系统的优化模式,确立其生产方式为旺季(夏、秋)放牧 185d,冷季舍饲 120 d,初冬和早春放牧 60 d。在此前提下,近期牧民种植水平相对较低,可采用二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饲草料作物=1:15,牧民人均收入达2377. 53元;当牧民种植水平得以提高后,可采用三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作物=1:6:9,牧民人均收入达 2622.88元。畜产品产出 NE/饲草料投入 GE和畜产品产出 NE/饲草料投入 DE从现状中的1.2%和1.7%分别提高到1.6%和2.2%,比现状提高23.1%和29.4%。  相似文献   
47.
论述了伊犁草原蝗虫爆发成灾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48.
目的:构建草原兔尾鼠卵透明带3 DNA疫苗pVAX1-sig-LTB-lZP3-C3d3进行小鼠的黏膜免疫,增强该疫苗的免疫不育效果。方法:将两种佐剂分子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基和C3d基因通过酶切鉴定,构建重组质粒pVAX1-sig-LTB-lZP3-C3d3,采用RT-PCR和W estern b lot技术,检测其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通过肌肉注射、滴鼻和灌服3种途径免疫雌性C57BL/6小鼠,通过ELISA检测抗体水平及分型。结果:酶切鉴定,RT-PCR和W estern b lot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并可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ELISA结果表明以重组质粒pVAX1-sig-LTB-lZP3-C3d3免疫诱导的特异性IgG、IgA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抗生育实验表明该疫苗免疫的小鼠平均生仔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构建的草原兔尾鼠卵透明带3DNA疫苗重组质粒pVAX1-sig-LTB-lZP3-C3d3可高效地激发小鼠特异性免疫应答,提高抗生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9.
酥油茶飘香     
雨过天晴,远处的连绵群山尽收眼底。在那些崇山峻岭的最高处,圣洁的雪山在夕阳返照下熠熠生辉。"这就是日照金山!"这是我儿时,父亲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问他,雪山后面是什么?父亲说翻过雪山,就是草原,住着藏族人,他们放马牧牛,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游牧生活?见我一  相似文献   
50.
2012年5-6月,我部某营在内蒙古草原地区举行野外驻训,期间我院派出相关人员参与组建野战医疗救护所随行保障并圆满完成任务.我们根据官兵就诊资料,总结了部队夏季草场驻训常见病分布情况,借以研究部队暑期野外驻训期间常见病的发病规律,为今后参加类似任务提供依据,以便进一步提高我部医院的医疗保障能力. 1 对象和方法(1)对象:10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 ~41岁,平均20.9岁.所患疾病中,外科(含五官科)52例,内科38例,皮肤科11例.(2)驻训地特点:驻地属于半沙化草原,海拔1269 m,位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沙尘暴、暴雨等恶劣天气频发,地方病发病率也较高.宿营地卫生条件较差,水源缺乏,医疗条件简陋.(3)方法:训练开始前,由野战医疗所人员设计调查方案,统一登记标准,严格就诊登记制度.驻训后对驻训期间门诊和巡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官兵疾病发生情况,并进行分类,计算疾病构成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