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50篇
  免费   886篇
  国内免费   56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85篇
妇产科学   185篇
基础医学   5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61篇
内科学   786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8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6639篇
综合类   9288篇
预防医学   127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317篇
  33篇
中国医学   1489篇
肿瘤学   1690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87篇
  2022年   437篇
  2021年   602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620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554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755篇
  2014年   1383篇
  2013年   1371篇
  2012年   1827篇
  2011年   2036篇
  2010年   1939篇
  2009年   1921篇
  2008年   2006篇
  2007年   1904篇
  2006年   1842篇
  2005年   1879篇
  2004年   1552篇
  2003年   1442篇
  2002年   1175篇
  2001年   1088篇
  2000年   763篇
  1999年   581篇
  1998年   535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441篇
  1995年   320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患者,男,66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4月余于2005—05入院。4月前感尿急、尿频、尿痛,夜尿次数明显增多,偶有排尿中断,无明显肉眼血尿。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淋巴结无肿大,指诊:前列前Ⅲ度肥大,中央沟消失,质地硬无触痛,表面光滑未触及结节。三大常规及肝肾功、PSA、血酶正常,ESR:23mm/h。IVP示:双肾、输尿管未见异常,前列腺突入膀胱;B超、CT示:前列腺重度肥大并向膀胱内突入,膀胱壁光滑完整;胸片示:双肺结核及肺心病。  相似文献   
72.
随着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导致外伤性下肢截瘫患者逐渐增多,而截瘫后不能自主排尿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症。传统方法是靠导尿管排尿,而长期导尿,可发生泌尿系感染,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或肾衰,而危及生命。2000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采用中西药物及有步骤的排尿功能训练方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膀胱肿瘤2350例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的发病现状、总体趋势和病理特点.方法 整理1980-2007年2350例膀胱肿瘤病理档案,分为1980-1989、1990-1999和2000-2007年3个时间段.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3时间段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类型间的关系.结果 2350例膀胱肿瘤中男1854例,女496例.良性92例,恶性2258例,膀胱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发病高峰年龄从50~69岁推迟到60~79岁.1980-1989、1990-1999和2000-2007年3个时间段中男、女恶性肿瘤病例数分别为524例和113例(4.64:11 00)、589例和164例(3.59:1.00)、675例和193例(3.50:1.00),男性约为女性的3.80倍;3时间段男性发生膀胱尿路上皮癌年龄分别为(57.5±11.7)、(62.6±12.3)、(65.9±11.3)岁,女性分别为(58.7±13.6)、(60.7±12.1)、(65.8±12.0)岁,男女各年龄段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生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和腺癌年龄分别为(68.05±9.7)、(59.85±14.1)、(63.4±9.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膀胱良恶性肿瘤的发生人数均呈上升趋势,男性发生膀胱肿瘤例数约为女性的4倍;膀胱恶性肿瘤患者发病高峰年龄推迟,可能与社会人口老龄化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老年膀胱癌患者在膀胱灌注中应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留置尿管的效果.方法 将50例需灌注化疗前置管的老年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置管前先用10ml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经尿道表面麻醉,然后按常规方法将尿管置入: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应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后留置尿管.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观察患者灌注前和灌注后的主观感受.结果 实验组留置尿管后焦虑反应(SAS 44.49±5.24分)低于对照组(52.95±9.16分),实验组留置尿管一次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可明显减轻老年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灌注时留置尿管的焦虑反应,提高置管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75.
我院于1998-03~2003-11对15例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应用去带盲升结肠可控性膀胱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阴道脱垂的病因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道脱垂系盆底支持组织损伤引起,常同时伴有子宫脱垂。阴道脱垂可分为前壁脱垂和后壁脱垂,阴道前壁脱垂可表现为阴道上2/3段的膀胱膨出和下1/3段的尿道膨出,以膀胱膨出居多;阴道后壁脱垂可表现为后壁顶端脱垂(肠膨出)、中段脱垂(直肠膨出)和会阴段脱垂(阴道口松弛)。1 阴道前壁脱垂1.1 病因与诊断 膀胱底部和尿道紧贴阴道前壁。耻骨膀胱宫颈韧带起自耻骨联合后方,经膀胱底部止于子宫颈前部,从底部给予膀胱有力的支持;肛提肌的内侧为耻骨尾骨肌,起自耻骨降支内侧,经阴道及直肠两侧向后止于尾骨,对膀胱及尿道给予有力的支持并维持阴道…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寻求解除各种原因导致产后尿潴留、泌尿系感染等更好的方法,消除产妇的痛苦,进一步证实及时治疗产后尿潴留的重要性。方法将64例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分成42例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膀胱灌注治疗组和22例开塞露直肠注入对照组,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68.18%。结论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膀胱灌注治疗产后尿潴留无副作用,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8.
1病历摘要 患者,40岁,因月经量多、乱2年余,伴心慌气短人院。查体:P103次/min,全身皮肤黏膜苍白,无皮疹,心肺未见异常;腹部:下腹正中可见纵行陈旧性手术瘢痕,愈合可。妇检:外阴呈已婚未产式,血染,宫颈光滑、肥大,子宫后位,正常大小,无压痛,活动可,双附件未触及。既往:1990年行剖宫产术;1996年因发热、关节痛,在自治区医院确诊为:  相似文献   
79.
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有:①产程延长使胎头压迫膀胱三角区时间过长,引起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所致;②产妇腹壁松弛,膀胱容量增加,而肌张力低,腹压下降,遁尿肌收缩乏力,加上会阴伤口疼痛,害怕排尿;③会阴及尿道口的创伤疼痛,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排尿抑制,④产后疲劳,不习惯床上排尿。我院自2004年11月~2006年1月对50例产后尿潴留应用开塞露诱导排尿,获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Mta-1mRNA与蛋白表达,分析其与BT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BTCC组织Mta-1mRNA与蛋白的表达;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Mta-1与BTCC的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及复发间的关系。结果:①Mta-1mRNA与蛋白在BTCC中高度表达,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6%、73.8%,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经非参数相关分析发现,Mta-1蛋白与Mta-1mR-NA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s为0.945,P=0.000;CD34标染的微血管密度(MVD)与Mta-1mRNA与蛋白表达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2、0.683,P=0.000。结论:①Mta-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高度表达,并随着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与肿瘤的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Mta-1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可能与促进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