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3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14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79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35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17篇
内科学   554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964篇
特种医学   2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3538篇
预防医学   1461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379篇
  14篇
中国医学   70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579篇
  2011年   643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566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548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427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313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醒脑静注射液具有开窍醒脑、安神定志、清热解毒、凉血行气之功效,是一种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中药类脑保护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性标志,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病毒感染导致脑细胞损伤,释放大量NSE经血脑屏障入血,使血NSE含量增高,观察NSE的变化可了解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患者16例,平均年龄(37.0±11.6)岁。临床表现以头痛(68.8%,11/16)和发热(62.5%,10/16)等症状多见,巴氏征阳性占37.5%(6/16),81.3%(13/16)患者CD4+细胞计数200/mm3,血液和脑脊液弓形虫抗体TOXO-IgG阳性率均为62.5%(10/16),弓形虫脑炎CT和磁共振(MRI)检查呈双边、多发病灶伴周围水肿,增强扫描示病灶形状以指环状为主。16例患者给予磺胺嘧啶或磺胺嘧啶+克林霉素治疗,其中10例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15例病情缓解,1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  相似文献   
993.
患者,男,70岁.因鼻阻、咽痛、咳嗽1周,于2011年2月8日入院.患者1周前,游泳受凉后发病,无发热、畏寒.门诊X线胸片示右下肺炎,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右下肺炎"收住院.既往史:身体健康,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6.7℃、BP 110/70mm Hg(1mm Hg=0 133kPa),HR 73次/min,神志合作,口齿清楚,步入病房.  相似文献   
994.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其中以EV71及CoxA16型最为常见,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1]。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手足口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以夏秋季多见。  相似文献   
995.
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更昔洛韦治疗组(治疗A组)和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组(治疗B组)]及对照组,每组39例,比较分析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A组和治疗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82.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6.4%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A组及治疗B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由蚊为煤介而传播,以高热和狂暴或沉郁等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一定的地区分布,多发生于夏秋季节。1924年首先证实于日本,1934~1936年日本实验室证实马脑分离病毒与人脑分离病毒完全一致。我国于1921年最早报道乙脑病例(人),1934年用中和实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997.
郑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151-152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以患者为本,运用基础护理,营养支持,高热、惊厥、呼吸衰竭三关护理,并发症防治等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收治的23例乙脑患者,死亡3例,未愈3例,失访1例,总治愈率69.56%。结论: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救治中,及时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李廷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460-1461
目的 观察抗结核药联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7例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20 mg/d,静脉滴注,至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后减量;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500 mg/d,静脉滴注,冲击治疗5 d后,改为80 mg/d,并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愈3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对照组分别为22例、8例、8例、78.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7,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2.7±1.3)d、发热时间(13±5)d、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12.37±27.57)× 106/L、脑脊液蛋白含量(3.04±0.82)g/L、脑脊液氯化物(32.7 ±6.4)mmol/L、脑脊液葡萄糖(1.67±0.65)mmol/L,对照组分另为(5,2±2.4)d、(19±6)d、(93.74±20.18)×106/L、(1.92±0.64)g/L、(25.4±5.2)mmol/L、(1.04±0.34)mmol/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0、4.77、3.88、6.67、5.48、5.31,均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结核药联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晚期结核性脑膜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9.
马玉秋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2053-2054
森林脑炎又称蜱传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经蜱(俗称草爬子)叮咬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散发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散发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106例(61.1%);重度意识障碍4例;精神障碍17例,表现为情感淡漠、呆滞、少语、缄默、违拗、行为异常、胡言乱语及幻视等;癫痫发作21例(19.7%);头晕、肢体功能障碍等9例。治疗中发热123例(78.3%),体温37.5~40.1℃,热型多数不规则。结论散发性脑炎表现多样,其诊断应由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