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454篇
  免费   14675篇
  国内免费   14853篇
耳鼻咽喉   1207篇
儿科学   1531篇
妇产科学   1175篇
基础医学   5879篇
口腔科学   792篇
临床医学   98870篇
内科学   16811篇
皮肤病学   560篇
神经病学   10191篇
特种医学   36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9528篇
综合类   79207篇
预防医学   19245篇
眼科学   3632篇
药学   31721篇
  393篇
中国医学   57500篇
肿瘤学   12070篇
  2024年   2195篇
  2023年   7653篇
  2022年   6881篇
  2021年   8903篇
  2020年   8869篇
  2019年   9081篇
  2018年   4400篇
  2017年   8723篇
  2016年   8815篇
  2015年   9084篇
  2014年   13493篇
  2013年   13652篇
  2012年   21371篇
  2011年   25479篇
  2010年   25340篇
  2009年   23736篇
  2008年   25782篇
  2007年   21838篇
  2006年   19914篇
  2005年   15859篇
  2004年   14996篇
  2003年   9256篇
  2002年   10569篇
  2001年   7650篇
  2000年   6012篇
  1999年   4750篇
  1998年   2808篇
  1997年   1842篇
  1996年   1776篇
  1995年   1338篇
  1994年   1553篇
  1993年   1869篇
  1992年   1940篇
  1991年   1912篇
  1990年   1528篇
  1989年   1417篇
  1988年   952篇
  1987年   485篇
  1986年   20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7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碳水化合物口服疗法和传统禁饮食方案两种不同的临床处理措施对于术后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8月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共98例,将采用围术期碳水化合物口服疗法者作为观察组(50例),采用传统禁饮食方案者作为对照组(48例)。检测所有病例的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3天的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利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的FPG、FINS和HOME-IR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术后24 h通气、术后发热的发生情况的比较采用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和术后第1天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FPG明显降低[(4.34±0.59)mmol/L vs (4.96±0.6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P=0.002)。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和术后第1天F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FINS明显降低[(45.39±13.55)mIU/L vs (51.18±9.34) m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33)。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HOME-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HOME-IR明显降低[(13.08±4.80)vs (15.03±4.11);(9.37±3.65)vs (11.30±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9,P=0.042;t=-3.99,P=0.033)。两组患者术后其他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通气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76.0% vs 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两组患者在术后腹胀、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误吸。 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碳水化合物口服疗法较传统禁饮食方案,能有效减轻术后IR程度,促进术后康复进程,且不增加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 观察单次9 h高压氧(hyp 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凋亡诱导因子 (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o)的影响,探讨 HBO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108只SD大鼠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BO组,每组各54只。造 模成功3 h后,HBO组实行HBO干预,压力0.2 MPa持续9 h,对照组呼吸常压空气。采用Garcia评分评估 大鼠神经功能,比较两组造模后13 h、24 h和72 h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在各时间点检测大鼠缺血半 暗带脑组织凋亡细胞数、线粒体和细胞核AIF表达及MMPo水平。 结果 ①神经功能评分:HBO组13 h(P <0.001)、24 h(P =0.04)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 ②凋亡细胞数:HBO组13 h、24 h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更少(均P <0.001)。③AIF在线粒体和细胞核的 表达:13 h、24 h、72 h各时间点HBO组AI F在线粒体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多(均P <0.001);各时间点HBO 组AIF在细胞核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少(均P <0.001)。④MMPo:各时间点HBO组MMPo均高于对照组(均 P <0.001)。 结论 HBO治疗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稳定MMPo,抑制AIF由线粒体向细胞核转移可能是其神经保 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4.
95.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136-1137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0例504眼弱视儿童精确配镜,辅以遮盖,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家庭精细作业及12岁以上患儿联合口服左旋多巴进行综合治疗,对其矫正视力进行观察并随访3年以上。结果:420例(504眼)患儿治疗观察3年后,基本治愈437眼(86.71%),进步56眼(11.11%),无效11眼(2.18%)。结论:弱视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状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序列、DWI、MRA、3D-ASL及DSC-PWI检查。观察脑梗死患者的3D-ASL、DSC-PWI灌注后处理图像并进行评分(显示有高灌注记为+1,未见明显灌注异常记为0,低灌注记为-1),并比较分析ASL-CBF与PWI测量的CBF、CBV、MTT及Tmax之间的差异。结果 22例中ASL显示灌注异常者有19例(86.3%),PWI-CBF、PWI-CBV、PWI-MTT及PWI-Tmax异常者分别为14例(63.6%)、12例(54.5%)、14例(63.6%)和16例(72.7%)。Mc Nemar检验结果显示,ASL与PWI-CBF、PWI-CBV参数图在显示患者灌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08);除去在任意一种灌注图像上显示为高灌注的病例后,ASL-CBF与PWI各参量比较的P值分别为0.125、0.031、0.125、0.250,其中CBF、MTT及T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一种无创性MRI灌注技术,ASL在临床应用中基本上能够较可靠地反映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低灌注状态。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CLI)与血压变异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9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CLI患者为观察组,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全部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超声检查,并进行颈动脉硬化分型及等级积分。结果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24h收缩压标准差(24h SBPsd)、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颈动脉硬化积分均与脑梗死有显著相关关系,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h SBPsd(r=0.4832,P<0.001)和颈动脉硬化积分(r=0.4960,P<0.001)与脑梗死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24h SBPsd、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脑梗死发生发展的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8.
99.
100.
目的:研究PTPN6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以及癌旁组织和人前列腺上皮细胞中PTPN6的表达量;CCK-8和EDU染色实验检测PTPN6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耐药相关蛋白P-gp和MR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TPN6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人前列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量;过表达PTPN6显著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并降低PC3细胞的耐药性;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PTPN6可通过抑制SP1,并抑制p38 MAPK通路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和耐药。结论:PTPN6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和耐药,提高其化疗敏感性,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SP1/p38 MAP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这一结果能够为临床上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