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17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443篇
预防医学   109篇
药学   190篇
中国医学   436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肾盂肾炎的诊治方法。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87例肾盂肾炎患者病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治愈85例,复发2例。结论:肾盂肾炎为常见疾病,已有比较完善的治疗手段,但是日常生活中的疾病预防仍然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血、尿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9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为肾小球肾炎组,5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肾病综合征组,34例肾盂肾炎患者为肾盂肾炎组,以62例正常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研究各组别血、尿GGT的检测情况,以及观察肾病综合征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尿GGT的相关性。结果 4组别血GGT活性方差分析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肾病综合征组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各组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尿GGT活性方差分析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肾小球肾炎组与肾病综合征组均升高,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肾盂肾炎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肾病综合症中尿GGT活性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71)。结论尿GGT活性测定在肾实质病变与尿路感染的鉴别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究急性肾盂肾炎(APN)伴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的培养及其药敏结果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收治的APN伴有尿路感染患者98例临床资料,统计其尿标本中细菌培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分析APN伴有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以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比较其药敏试验结果对抗菌药物选用的影响。结果:98例APN患者尿液标本中,经细菌培养后分离出10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1.32%、革兰阳性菌占38.68%,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高,肠球菌对四环素、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按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经验性用药(97.96%vs 83.67%,P<0.05)。结论:APN伴有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病原菌谱分布较广,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而主要病原菌均存在多重耐药,临床应按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均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均予以西医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37.14%,试验组治愈率64.2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试验组总有效率94.28%。临床疗效评价的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适合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2):160-162
目的:研究新疆哈萨克民族药柯孜木克颗粒剂对急性逆行性肾盂肾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一侧输尿管短时间阻塞、膀胱内注射大肠杆菌制作急性逆行性肾盂肾炎大鼠模型,测定大鼠尿B2-微球蛋白(B2-MG)、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血清白介素-10(IL-10)含量,以及做尿、肾组织的细菌学检查。结果:治疗两周后,柯孜木克颗粒剂(1.42、0.71、0.36g/kg)不同剂治疗组大鼠尿B2-MG均比三金片对照组及模型组明显为低,柯孜木克颗粒剂(1.42、0.71、0.36g/kg)不同剂量治疗组血清IL-10、尿sIgA均比三金片对照组及模型组明显为高,肾组织和尿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明显减少。结论:柯孜木克颗粒剂具有体内抑菌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6.
唐建明 《大家健康》2016,(2):104-105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对2014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体会。结果:妊娠合并肾盂肾炎的致病菌主要是大肠杆菌,通过相应抗生素的治疗10~14d 均得以康复,且在随诊过程中没有出现复发,孕妇的妊娠结局良好,没有出现流产、畸形以及死胎等情况。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用药要参考妊娠期用药的分级,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对药物的敏感情况,大肠杆菌对头孢菌素普遍较为敏感,因此采用头孢类抗生素不仅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安全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57.
赫凡 《自我药疗》2014,(11):66-66
但当人体出现一些疾病的时候,即使体1内并不算缺水,仍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渴:1 慢性肾脏疾病肾盂肾炎、血管球性肾炎、肾积水等都会引起口渴。由于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多数肾病患者被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一旦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往往只能借助于血液透析或肾移植延续生命。2 甲亢甲亢会引起口渴是由于体内能量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增多,散热量加速所致。  相似文献   
58.
气肿性肾盂肾炎(EPN)是一种临床上极为少见的疾病,好发于糖尿病、尿路梗阻、免疫机能低下等患者。由于本病早期不易发现且死亡率高,应当在临床上予以重视。现将我科收治1例糖尿病合并气肿性肾盂肾炎患者报道如下。病例患者女性,74岁,因"口干乏力30余年,加重伴腰腹痛1周"入院,疼痛以左上腹及腰部为主,无放射痛,伴神疲乏力,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