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8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272篇
药学   105篇
  2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新乡医学院学报》1986,3(2):045-45
<正> 测定16例中老年长跑者肺活量、通气功能、弥散功能及呼吸动力机制指标,并以9例同年龄组不参加长跑者作对照。结果: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及最大呼气率,长跑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别;CO弥散量及CO弥散系数,长跑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别;静态肺顺应性长跑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别。从弥散  相似文献   
902.
目的 评价膈肌厚度比(DTI)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导致膈肌麻痹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肱骨中段、桡骨骨折内固定或取内固定术的患者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采用0.5%罗哌卡因20 ml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以用力呼吸时膈肌移动度(DE)作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麻痹组(n=11,DE≥25%)和非麻痹组(n=40,DE<25%)。记录阻滞前、阻滞后15 min阻滞侧D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SpO2,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和恢复时间,并记录芬太尼用量,给药24 h内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头痛、霍纳综合征、低血压、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TI、FVC下降幅度对诊断臂丛神经阻滞所致急性膈肌麻痹的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CI)、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两组阻滞前DE、DTI、FVC、F...  相似文献   
903.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辅以腹式-缩唇呼吸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AECOPD 19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5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辅以腹式-缩唇呼吸锻炼。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CRP、PCT、IL-6水平和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噻托溴铵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辅以腹式-缩唇呼吸锻炼对AECOPD的临床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04.
目的 探讨喘舒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1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症患者120例。依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气雾剂,1揿/次,2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喘舒片,2片/次,3次/d;两组用药7 d观察治疗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哮喘控制试验评分(ACT)和哮喘生活质量评分量表(AQLQ)评分,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C反应蛋白(CRP)、呼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喘息、胸痛、气促等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CT评分、AQLQ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ACT评分、AQL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VCAM-1、CRP、FeNO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而FVC、FEV1、FEV1/FV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喘舒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可极大改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症状,减弱机体内炎性反应,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05.
目的 探究清咳平喘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热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济南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60名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借助SAS 13.0软件产生患者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次,2次/d,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2.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清咳平喘颗粒,3~6岁,1/2袋/次;7~12岁,1袋/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是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治疗后,两组喘息评分、咳嗽咯痰评分、流涕评分、舌脉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各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  相似文献   
906.
目的 为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分析小儿哮喘中开展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1年5月—2022年8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哮鸣音、咳嗽、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哮喘控制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哮鸣音消失、咳嗽消失、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哮喘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哮喘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总满意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5)。结论 小儿哮喘中开展循证护理,可缩短治疗时间,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为患儿提供满意的服务。  相似文献   
907.
目的 探讨清宣止咳颗粒联合盐酸多西环素片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3月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2.2 mg/k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温水冲服清宣止咳颗粒,3次/d,2~3岁:0.5袋/次,4~6岁:0.75袋/次,7岁及以上:1袋/次。两组患儿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患儿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CT)。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76%,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部炎症完全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VC、PEF、MMEF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FVC、PEF、MM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ESR、LDH、C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CRP、ESR、LDH、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宣止咳颗粒联合盐酸多西环素片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良好,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肺通气功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08.
张敏  朱旭  冉鹏 《安徽医药》2023,27(9):1710-1714
肺功能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检查指标之一,不仅可以直观地评估病人的呼吸功能,还有助于对肺部疾病进行诊断。影响肺功能的因素多样,随着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扩展,学者们认识到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位、种族均对肺功能产生了一定影响。考虑到目前对影响肺功能因素系统回顾的文献较少,因此该综述旨在对影响肺功能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回顾,有助于临床医师能更好地了解这些因素具体如何对肺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09.
目的:通过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探讨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辅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禹州市中心医院稳定期COPD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  相似文献   
910.
赵红梅  高峰 《临床医学》2023,(3):113-116
目的 探讨吡非尼酮联合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新安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42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吡非尼酮组与吡非尼酮+NAC组,每组21例。吡非尼酮组餐后服用吡非尼酮,3次/d。吡非尼酮+NAC组在服用吡非尼酮基础上,雾化吸入NAC,2次/d。连续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用力肺活量(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6 min步行距离(6MWD)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的改变值,以及IPF急性加重患者比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4周后,吡非尼酮+NAC组FVC平均下降189 ml,显著高于吡非尼酮组的58 ml(P=0.024<0.05)。两组间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改变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360)。吡非尼酮+NAC组的FVC,%pre下降>5%或死亡患者比例高于吡非尼酮组,但是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147)。吡非尼酮+NAC组FVC改善或无变化的患者比例低于吡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