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386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78篇
综合类   597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60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01.
正混合痔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肛肠疾病,以20岁以上的人群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混合痔外剥内扎术(Mlligan-Morgan)是目前临床上使用常见的术式,疗效确切但术肛门后疼痛一直困扰着医患双方,使患者谈痔色变,痛苦不堪。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混合痔外痔部分位于齿线下,受脊神经支配,对痛觉极其敏感,手术刺激可产生剧烈疼痛,引起肛门括约肌的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疼痛加重。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肛管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外伤的临床处置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肛门直肠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术后禁食时间3.5~8(5.5±2.0)d;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炎性肠梗阻2例,肛门精细控制能力下降2例,肛门轻度狭窄3例,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无肛瘘等严重并发症出现。出院后随访6~36(19.5±4.5)个月,未出现大便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肛管直肠外伤患者明确诊断后及时合理的针对性手术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3.
探讨通过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及直肠排粪造影检查评价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对200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进行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与直肠排粪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肛肠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能准确地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为临床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肛管癌患者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后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直肠/肛管癌患者115例,根据患者术前是否行长周期(8周)新辅助放化疗分组,术前行长周期(8周)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定义为A组,术前未行长周期(8周)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定义为B组.两组均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结果 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A组肛周感染率明显高于B组(7.5%vs 0%)(P<0.05).从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来看,两组术后2、3年肛门功能均较术后1年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A组术后1、2、3年肛门功能均较B组差(P<0.05).从远期效果来看,两组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ISR治疗超低位直肠/肛管癌较单纯ISR,没有延缓患者术后近期恢复,且能够获得相似的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但是,新辅助化疗增加了ISR手术患者术后肛周感染发生率,同时,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仍在患者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比较2种输液方法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例清洁灌肠患者根椐采用灌肠管的不同分为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灌肠,对照组采用普通肛管灌肠.比较2组灌肠后的有效率和舒适度.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和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灌肠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效果,舒适度更佳.  相似文献   
106.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是检测肛管直肠功能的重要方法,是对肛管和直肠正常或异常运动的压力变化进行探测和记录,通过图形识别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对肛管直肠生理、病理进行研究。它是一种安全、无创的客观检查技术,近年来测压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肛肠外科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兼有研究、临床辅助诊断、指导治疗和疗效评估等作用的专门方法。本文就肛管直肠测压的方法、常用指标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痔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静脉(痔静脉丛)扩大和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常言道"十人九痔",可见其发病率之高。有人认为,患了痔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肛管疾病的有效方法,降低肛管疾病的并发症。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218例患者,以中药坐浴外治治疗。观察便血,排便时肛门疼痛程度,便后肛门疼痛持续时间、大便频率和每次排便时间,便不尽感的症状。进行治疗前、后症状对比。结果治愈:165例(76%),显效:53例(24%),总有效率100%。随后2个月回访50例,复发1例(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管疾病操作方法简单、安全、疗程短、痛苦小、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可靠,能显著降低肛管疾病的并发症,促进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09.
随着生活水平与手术技术的发展,超低位直肠癌和肛管癌患者对保肛和生存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促使医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改善术后疗效.内括约肌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的应运而生,为医患双方提供了更大的保肛几率.针对ISR的推广,其近期效果时有报道,但目前对其长期疗效及优势仍存在争议.现对ISR术后长期疗效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0.
郭新燕 《全科护理》2011,9(33):3020-3020
1方法灌肠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在临床上还是经常用到。一般都是用专门的灌肠管给病人灌肠,一次性肛管直径为0.6cm表面光滑,为病人做术前准备或者清洁灌肠时很是方便,但老年病人,特别是压疮高危人群,痔疮病人,反复腹泻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