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2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8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397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797篇
预防医学   751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870篇
  5篇
中国医学   254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分光光度法测定壳聚糖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物分析杂志》2005,25(5):526-529
  相似文献   
72.
73.
74.
目的当对有间质细胞混杂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与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时,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cap-turemicrodissection,LCM)是不可缺少的,然而从LCM所得的细胞中获取足够RNA量相当困难。本文首次将LCM与RNA线性扩增结合用于膀胱癌相关基因研究,目的是确定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将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从膀胱粘膜中分离出来,将膀胱癌细胞从肿瘤间质细胞中分离出来,并对其进行RNA体外线性扩增,以备进一步研究。方法采用LCM技术分别从正常膀胱粘膜及膀胱癌组织冰冻切片中获取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及膀胱癌细胞,提取RNA,并对微量RNA进行体外线性扩增。然后用RT-PCR验证扩增前、后RNA中β-act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对照实验I证实经LCM后RNA完整性较好;经对照实验Ⅱ初步确定设定条件下LCMshooting次数与可获得RNA量间对应关系。从膀胱粘膜种捕获膀胱移行上皮细胞25万shootings;从膀胱癌组织中获取癌细胞20万shootings。产物RNA扩增后获得片段大小为0.5-2.5kh的aRNA,且β-actin基因表达表达完整。结论LCM结合RNA体外线性扩增技术能成功地获取较为单一的研究目的细胞,扩增后RNA完整性较好,能用于进一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   
75.
对0.1mol/LNa0H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给出不确定度,如实反映测量的置信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6.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秀华  张红 《中国药事》2004,18(3):185-186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不够规范,在实验过程中可操作性差,为使其完善,本文提出修改意见,供有关单位和专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7.
目的应用对数线性模型对骨折资料进行分析.方法收集了天津医院1993~2002年的骨折病历资料,采用对数线性模型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骨折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骨折原因间存在着交互作用.结论对数线性模型可以更好的分析多个变量间的交互作用,适用于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8.
自回归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在门诊人次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求生存、谋发展,不仅需要准确地把握现在,而且更重要的是准确地把握未来,因此统计预测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试应用自回归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对门诊人次进行了点预测和区间预测,以为医院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评价阿昔替尼及其剂量滴定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使用阿昔替尼系统治疗晚期转移肾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采用阿昔替尼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剂量滴定(n=26)与标准剂量(n=24)阿昔替尼治疗,其中剂量滴定使用2种策略:策略1(主动滴定,n=7)为根据患者在治疗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进行滴定,策略2(被动滴定,n=19)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疾病进展后进行剂量滴定。统计其基线及后续随访信息,患者疗效评估根据RECIST 1.1标准及Choi标准进行,不良反应评价按照CTCAE 4.0标准分为1~5级,其中3~5级定义为严重不良反应。  结果  共纳入晚期转移肾癌患者58例,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PFS)时间及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8.0月和29.0月。Choi标准下,客观缓解率(ORR)较RECIST 1.1标准提高(43.1% vs. 15.5%,P=0.001),而疾病控制率(DCR)基本一致(87.9% vs. 86.2%,P=0.782)。剂量滴定患者26例,与配对的24例标准剂量治疗患者比较,前者PFS时间较长(P=0.027),而两组间OS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被动滴定者19例,主动滴定者7例,两组间PFS及OS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8和P=0.470)。阿昔替尼治疗总体不良反应由高到低分别为乏力(67.2%,39例)、高血压(56.9%,33例)、淋巴细胞减少(53.4.%,31例)及高血脂(53.4%,31例)等,以1~2级不良反应为主;滴定前后患者不良反应种类及发生率无明显变化。  结论  阿昔替尼作为晚期转移性肾癌的标准二线治疗药物,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及疗效。剂量滴定可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主动及被动滴定策略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给药方法在无痛肠镜时对受检者呼吸和循环的变化影响,分析有效且影响较小的麻醉给药方法。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查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共选择106例,并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受检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受检者采用丙泊酚传统麻醉方法,给予观察组受检者采用丙泊酚滴定麻醉,对两组受检者的呼吸抑制、苏醒时间和低血压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呼吸抑制发生率(0.00%)和低血压发生率(3.7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30%、16.9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者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麻醉方法相比较,对无痛肠镜受检者实施丙泊酚滴定麻醉对检查受检者呼吸和循环的变化影响更小,且受检者苏醒较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