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1篇
  免费   787篇
  国内免费   1034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958篇
口腔科学   581篇
临床医学   983篇
内科学   25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06篇
特种医学   264篇
外科学   542篇
综合类   2466篇
预防医学   591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1890篇
  5篇
中国医学   815篇
肿瘤学   365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838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662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医用纳米控释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
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世界各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该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工作,此技术在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对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研究发展概况、技术特点、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将可能发挥的作用和可实现的技术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3.
聚合物电解质是现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有机-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CSPE)是现在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主流。在聚合物电解质中添加无机添末,特别是纳米材料,大大改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离子导电性能以及界面稳定性能。对CSPE性能进行了评价,对在CSPE中添加无机粉末性能改善机理作了概括和探讨,并对CSPE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酮康唑霜中酮康唑和特美味的含量。方法:分离缓冲液为胆汁酸钠(70 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50 mmol/L)(pH 8.14),分离电压30 kV、温度25 C、50 μm(内径)×48.5cm(有效长度40cm)空心熔融石英毛细管柱、检测波长240nm。结果:以丙酸睾酮为内标,酮康唑质量浓度在140.5~702.5 μg/ml、特美呋质量浓度在151~755μg/ml之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4%~103.9%、95.9%~102.6%,RSD%分别为2.8%~4.2%(n=3)、2.9%~3.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该复方制剂中酮康唑及特美呋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纳米抗菌防臭毛巾不同洗涤次数对微生物抑制的效果。方法:将纳米抗菌产品组、未含抗菌剂材质组及未加样片组分别在实验室进行振荡烧瓶试验。结果:纳米抗菌防臭毛巾对白色念珠菌无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则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其抗菌效果逐步下降。洗涤120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70.29%,与对照组的抑菌率差值为61.88%;洗涤70次对大肠杆菌抑菌率为38.09%,与对照组抑菌率差值为30.63%。结论:纳米抗菌防臭毛巾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是理想的生活用品。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利用纳米栽体传递药物和转移基因的报道颇多。本文主要就纳米基因转移栽体的分类,在头颈肿瘤基因治疗中靶向性的获得与提高,以及存在问题与展望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慢性肝病、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肝组织纳米细菌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组织中纳米细菌(NB)感染,为其发生机制提供新的认识。方法 55例慢性肝病(25例慢性乙肝和30例肝炎后肝硬化)、43例肝癌病人和336例健康人血清采用ELISA、免疫组化和钙染色;53例慢性肝病(28例慢性乙肝和25例肝硬化)、43例肝癌和15例对照肝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部分阳性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慢性肝病、肝癌病人和健康人血清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0.0%、9.3%和8.0%,慢性肝病NB感染率高于健康人(P〈0.05)。免疫组化染色感染率分别为14.5%、4.7%和5.7%(P〈0.05)。钙染色分别为7.3%、4.7%和6.5%(P〉0.05)。(2)慢性肝病、癌及癌旁、对照组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20.8%、16.3%、14.0%和0%(P〉0.05)。部分肝癌和癌旁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纳米细菌样微生物结构(3/5)。结论 部分慢性肝病、肝癌病人血清、组织中存在纳米细菌感染,慢性肝病血清中纳米细菌感染率高于健康人。  相似文献   
38.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3):338-338
本书详细阐述了纳米技术在生物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实践和应用。本书从生物学与纳米技术的发展和两者的关联性开始论述,详细介绍了纳米生物分析中应用的各种纳米生物分析材料、纳米生物分析器件,特别是纳米金溶胶粒子、纳米生物芯片、纳米生物传感器、纳米分子机器、纳米生物计算机的特点及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另外,本书紧跟纳米分析技术的最新发展与科研成果,较全面地反映了该技术在生物医学和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免疫分析、艾滋病毒的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观测,以及在基因转运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2):154-154
  相似文献   
40.
纳米反义寡核苷酸运载体与重型颅脑损伤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生率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都仅次于四肢骨折居创伤中的第二位,而其死亡率则居第一位。重型颅脑损伤可诱发多种内源性脑保护基因和脑损伤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的相继表达及相互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