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19篇
  免费   1627篇
  国内免费   1914篇
耳鼻咽喉   249篇
儿科学   322篇
妇产科学   471篇
基础医学   4557篇
口腔科学   266篇
临床医学   6511篇
内科学   5442篇
皮肤病学   709篇
神经病学   365篇
特种医学   8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2315篇
综合类   11078篇
预防医学   2547篇
眼科学   315篇
药学   3192篇
  38篇
中国医学   844篇
肿瘤学   2906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671篇
  2022年   593篇
  2021年   834篇
  2020年   713篇
  2019年   737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701篇
  2015年   789篇
  2014年   1239篇
  2013年   1288篇
  2012年   1810篇
  2011年   2062篇
  2010年   2021篇
  2009年   2028篇
  2008年   2480篇
  2007年   2337篇
  2006年   2391篇
  2005年   2456篇
  2004年   2092篇
  2003年   1878篇
  2002年   1760篇
  2001年   1656篇
  2000年   1353篇
  1999年   1243篇
  1998年   1027篇
  1997年   994篇
  1996年   916篇
  1995年   775篇
  1994年   690篇
  1993年   473篇
  1992年   434篇
  1991年   381篇
  1990年   392篇
  1989年   403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中nm2 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研究 ,并对所有病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6 5例胃肠道间质瘤nm2 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良性 90 .9%(2 0 / 2 2 )、潜在恶性 89.3% (2 5 / 2 8)、恶性 80 .0 % (12 / 15 ) ;三者两两相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恶性组nm2 3阳性率 :有转移的为 85 .7% (6 / 7) ,无转移的为 75 .0 % (6 / 8) ,两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6 5例PCNA平均标记指数分别为 :良性 34.5 %、潜在恶性 6 2 .3%、恶性 88.7% ;三者两两相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转移组PCNA指数为 95 .4 % ,无转移组PCNA指数为 73.6 % ,二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nm2 3蛋白检测无助于判断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及预测预后 ;检测PCNA有助于判断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及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992.
职业性哮喘     
梁华 《现代医院》2004,4(8):47-49
近年来 ,职业性哮喘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而职业性致哮喘物的种类也不断增多 ,其引起职业性哮喘的机制主要有变应性机制、药理性机制和神经源性机制。对哮喘者进行职业性病因判断需要依靠病史、肺功能实验、最大呼气流速 (PEF)的监测、免疫学试验、抗原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 (A -BPT)、生物标准物等指标综合分析。职业性哮喘大多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993.
血清CA125、CA199对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CA125为分子量在200—1000KD的大分子糖蛋白,大量临床研究证实:CA125在卵巢癌的诊断、良恶性鉴别、复发预报、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效大的实用价值。CA199是Koprouski等1979年从人结肠癌细胞株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在胎儿的小肠黏膜杯状细胞、胰胆管上皮细胞及成人胰腺癌、胃癌、结肠癌时合成,主要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对人单核细胞表达HLA-Ⅱ类抗原(HLA-DR、HLA-DO)的影响,探讨单核细胞及HLA-Ⅱ类抗原在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单纯疱疹病毒2型(333株)感染人单核细胞,于感染后1、3、5、7d分别收集细胞,用APAAP法检测单核细胞HLA-DR、HLA-DQ表达水平。结果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后1,单核细胞表达HLA-DR、HLA-DQ抗原水平明显降低,以后均逐渐升高,至7d达到对照组水平。结论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早期能抑制单核细胞表达HLA-Ⅱ类抗原,HSV-2抑制单核细胞表达HLA-Ⅱ类抗原可能是HSV-2逃避机体的手段之一。HLA-Ⅱ类抗原在单纯疱疹病毒2型致病及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依赖新生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加快是癌细胞的基本特征,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一种细胞内与DNA转录、合成、修复有关的蛋白,常用于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和病理图像分析技术对大肠癌微血管、PCNA进行检测以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D95、CD95L的表达,了解喉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取23例喉癌手术患者的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法确定CD95、CD95L的分布及强度.结果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Fas,FasL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Fas的表达在喉癌组织为52.17%,癌旁组织为73.91%(P<0.05).喉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明显地呈低表达.FasL表达在喉癌组织为82.61%,癌旁组织为56.52%(P<0.05),喉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明显地呈高表达.结论Fas,FasL在喉癌的细胞凋亡调节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细胞FasL高表达有利于肿瘤细胞逃逸机体的免疫监视.癌旁2mm处的组织有被肿瘤浸润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7.
人喉鳞状细胞癌中PTEN、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phosphotaseandtensionhomologdeletedfromchromsome 10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在人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0例正常喉组织 ,2 0例癌旁组织和 6 0例喉鳞状细胞癌中抑癌基因PTEN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10例正常喉组织和 2 0例癌旁组织均有较强的PTEN蛋白的表达 ,15 % (9/ 6 0 )的喉癌呈PTEN蛋白阴性 ,31.7% (19/ 6 0 )的喉癌呈PTEN蛋白弱阳性 ,5 3.3% (32 / 6 0 )的喉癌呈PTEN蛋白阳性或强阳性 ;PTEN阴性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 77.8% (7/ 9) ;PTEN阳性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 33.3% (17/ 5 1)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83.3% (5 0 / 6 0 )的喉癌呈PCNA阳性表达 ,显著高于正常及癌旁组织 (P <0 .0 1)。晚期、低分化、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中PC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高分化、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P <0 .0 1)。结论 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异常可能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PCNA在喉癌中的表达与其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CNA可作为喉癌进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研究的逐步深入,肿瘤抗原在肿瘤诊断和免疫治疗上的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发现鼻咽癌肿瘤细胞周围总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显示出很强的免疫原性(即能引起机体较强的免疫反应),其抗原研究多集中在EB病毒与鼻咽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上,而自身抗原的研究对鼻咽癌的诊断及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CD30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其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苏木精 伊红染色对 3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黏膜 (变应性鼻炎组 )和 2 6例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黏膜 (对照组 )标本中CD30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变应性鼻炎组CD30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变应性鼻炎的鼻黏膜组织中存在着Th2细胞主导的黏膜反应 ,通过研究CD30的表达水平可了解变应性鼻炎中Th2反应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炎性包块的CA1 2 5、CA1 99、CA1 5 3、AFP、CEA阳性率。结果 :卵巢癌患者中 ,80 .6 0 %CA1 2 5阳性 ,92 .5 3%联合检测阳性 ,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包块患者 (P <0 .0 1 ) ;CA1 2 5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关 ,但Ⅰ期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1 2 5值明显低于Ⅱ~Ⅳ期患者 (P <0 .0 1 )。结论 :CA1 2 5对卵巢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联合监测能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 ,尤其对早期卵巢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