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58篇
  免费   7076篇
  国内免费   3616篇
耳鼻咽喉   669篇
儿科学   1019篇
妇产科学   513篇
基础医学   3307篇
口腔科学   1322篇
临床医学   16140篇
内科学   8848篇
皮肤病学   1672篇
神经病学   1982篇
特种医学   41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4篇
外科学   6278篇
综合类   38146篇
预防医学   10350篇
眼科学   1292篇
药学   33694篇
  272篇
中国医学   10963篇
肿瘤学   5551篇
  2024年   882篇
  2023年   2886篇
  2022年   2900篇
  2021年   3834篇
  2020年   4084篇
  2019年   4370篇
  2018年   2229篇
  2017年   4105篇
  2016年   4086篇
  2015年   4731篇
  2014年   7739篇
  2013年   7486篇
  2012年   9127篇
  2011年   9483篇
  2010年   8525篇
  2009年   8149篇
  2008年   8935篇
  2007年   7932篇
  2006年   7351篇
  2005年   7312篇
  2004年   5208篇
  2003年   4858篇
  2002年   3759篇
  2001年   3182篇
  2000年   2435篇
  1999年   1984篇
  1998年   1623篇
  1997年   1473篇
  1996年   1300篇
  1995年   1075篇
  1994年   884篇
  1993年   552篇
  1992年   446篇
  1991年   431篇
  1990年   335篇
  1989年   260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Dox)介导的血管损伤在促进主动脉夹层(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胸AD全弓置换患者10例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心脏移植术患者3例为对照组,2组均于术中取AD血管标本。另取3周龄雄性C57BL/6J野生型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WT组)、β氨基丙腈酯(BAPN)组(第3周开始饲喂含0.25%BAPN小鼠维持饲料)、BAPN+Dox组(根据体质量每周腹腔注射3mg/kg Dox,连续5周,第3周开始饲喂饲料同BAPN组),5周后,游离小鼠主动脉,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组织P53蛋白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P53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76±0.05 vs 0.39±0.11),凋亡细胞明显增多[(38.3±8.7)%vs (12.6±1.2)%](P0.01)。BAPN+Dox组死亡率明显高于BAPN组(100.0%vs 66.7%);BAPN+Dox组组织P53蛋白较BAPN组显著升高;VSMC凋亡明显增多,且2组P53蛋白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均较WT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Dox介导的血管损伤可能通过诱导VSMC凋亡,促进A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2.
《右江医学》2019,(11):846-850
目的探讨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后不同间隔时间行胃镜检查对患者咽喉部刺激及祛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行胃镜检查的4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胃镜检查前不服用任何药物,其余3组均给予10 mL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含服,B、C、D组分别于含服5 min、10 min、15 min后行胃镜检查,比较四组患者胃镜清晰度、麻醉效果总有效率、祛泡总有效率及记录不良反应和药物毒副作用。结果 B、C、D三组的各部位黏膜视野可见度评分均低于A组(P<0.01),C组、D组的评分低于B组(P<0.01),C组和D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三组的咽部黏膜表面麻醉效果总有效率均优于A组(P<0.01),C组和D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P<0.01),C组和D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三组的祛泡总有效率均优于A组(P<0.01),C组和D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P<0.01),C组和D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能够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减轻对咽喉部刺激,提高祛泡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含服10 min以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用对热射病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热射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乌司他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用。分析两种治疗措施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7、TNF-α、cTnⅠ、β2-MG、PT、D-D、ET和T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相对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下降水平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常规组的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乌司他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用的疗法对热射病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或吗啡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机平面阻滞(TAP)在胃肠肿瘤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双侧TAP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PCIA治疗,B组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双侧TAP阻滞联合吗啡PCIA治疗,C组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双侧TAP阻滞联合生理盐水(安慰剂) PCIA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术后2h、6h、12h、24h和48h静息和咳嗽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24h补救镇痛率、48h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2h、6h、12h、24h和48h静息和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B组和C组,且B组患者不同状态下不同时间点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三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组患者24h补救镇痛率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48h PCIA有效按压次数均少于A组和B组,且A组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三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PCIA应用于胃肠肿瘤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确切,且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结合Q-TOF-MS法及IT-TOF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水(含体积分数0.2%甲酸)-乙腈(含体积分数2%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同时采用LC-Q-TOF-MS法提供的化合物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和LC-Q-TOF-MS法分析获得的化合物多级质谱信息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进行成分分析。建立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UPLC指纹图谱集与共有模式,并以夹角余弦与相关系数对21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样品进行相似度评级。结果鉴定酚酸类化合物23个;21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60,确立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中的23个特征吸收峰。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7.
多酰基辅酶A脱氢缺陷(multiple acyl coenzyme A dehydrogenation deficiency,MADD)是一种影响脂肪酸、氨基酸及胆碱代谢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由电子转运黄素蛋白(ETF)或电子转运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的基因突变所致。MADD主要临床表现为波动性肌无力和运动不能耐受,以肢体近端肌和颈伸肌无力为特征。由于MADD临床表型的异质性,使其早期很容易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线粒体肌病等。肌肉活检和血尿生化检测有助于MADD的早期诊断,对阴性患者可进行MADD相关的基因检测。核黄素是目前MADD最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03-106
目的 研究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失败后挽救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的60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失败后挽救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选择的药物种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予以培美曲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近期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症控制率为66.67%,对照组病症控制率为36.67%,观察组病症控制效果更好;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为(65.2±3.4)分,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51.7±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6,P=0.000);观察组各项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失败后进行挽救化疗中选用培美曲塞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较好的进行临床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产生的毒副反应较少,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9.
目的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3月诊治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及营养改善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营养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途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提高其能力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0.
《抗感染药学》2016,(6):1392-1393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对尿毒症伴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尿毒症伴心肌病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40例与结合组40例;单一组患者均给予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等治疗,结合组患者则在单一组患者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结合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单一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尿毒症伴心肌病患者在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