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白消安注射液(ivBu)商品名白舒非,化学名称:1,4-二甲磺酸丁酯,是一种双功能烷化剂,可选择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系统,非常有效地减少粒细胞总数。骨髓移植前的预处理是骨髓移植前14d内(-14d)到骨髓移植时(0d)给予患者的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预处理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极其重要的手段,选择恰当的预处理方案是allo—HSCT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2.
93.
联合应用苯与白消安建立大鼠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5组。苯组(n=6)每次皮下注射苯0.5ml/kg,每周3次,共5周;白消安组(n=6)每周1次白消安15mg/kg灌胃,共5周;苯白5周组(n=12)每次皮下注射苯0.5ml/kg,每周3次,同期白消安15mg/kg灌胃,每周1次,均应用5周;苯白3周组(n=6)前3周实验内容同苯白5周组;空白对照组(n=6)不予特殊处理。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患病率和死亡率,检测血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形态。结果苯白5周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病率为100%,死亡率为100%,平均存活时间为(43.5±6.9)d。各项血液学参数呈渐进性减低,停药后1~3周降至最低,直至死亡。病理形态学观察:骨髓脂肪化,脾脏、淋巴结等淋巴器官组织明显萎缩,肝、脾无髓外造血灶。苯组、白消安组血细胞数计数有不同程度减低,但未达再生障碍性贫血标准。结论苯与白消安联合应用5周可建立较理想的造血干细胞衰竭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评价白消安注射液(ivBu)作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处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例AML患者采用ivBu联合环磷酰胺(Cy)进行预处理,进行HLA相合的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没有严重毒副反应、肝窦状隙阻塞综合征(SOS)、严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结论 ivBuCy2方案作为AML预处理方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5.
目的建立及鉴定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方法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的建立:雌性SD大鼠,体质量200~250 g,清洁级,共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150 mg/kg后的第5天,采用白消安(马利兰片)蒸馏水悬液15 mg/kg灌胃,每周1次,连续3周。分别采用生化仪检测对照组和模型组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压积;取死亡动物和定期处死动物的股骨制作骨髓涂片,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案,建立大鼠造血干细胞衰竭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模型。结果再障动物模型建立成功,模型组骨髓涂片示脂肪化明显,骨髓增生程度降低,血常规结果提示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各项血常规指标下降明显,符合再障的实验室诊断特点。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SD大鼠再障模型,为干细胞治疗再障的实验研究及药物筛选、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动物病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 -rhG -CSF)预处理后不同时间间隔对 BUCY 方案致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骨髓及外周血象恢复情况的影响,为进一步扩展 PEG -rhG -CSF 的临床应用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BLAB/c 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 =10)。实验组(Group6、Group10、Group13、Group16)皮下注射 PEG -rhG -CSF 70mg·kg -1,给药后的第6、10、13及16天给予白消安(BU)35mg·kg -1· d -1连续4天,之后给予环磷酰胺(CY)50mg·kg -1·d -1连续2天。粒细胞缺乏组(Model)给予 BU 35mg· kg -1·d -1连续4天,之后给予 CY 50mg·kg -1·d -1连续2天。结果:经 BUCY 方案处理后,除 Group6组白细胞于第5天开始下降外,其余各组白细胞均于第3天开始下降;各组的(Model、Group6、Group10、Group13、Group16)白细胞最低值分别出现在第11、9、9、11及11天,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第19、23、23、21及19天。第19天时 Model 和 Group16组的骨髓病理结果均已趋于正常,其他组骨髓组织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空泡结构,表现为低增生骨髓状态。结论:使用 PEG -rhG -CSF 后16天对于 BUCY 方案引起的小鼠骨髓抑制模型的骨髓恢复已无影响,临床5天用药的3周化疗方案可以尝试性使用 PEG -rhG -CSF 预防粒细胞降低。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NOD样受体蛋白(NLRP)3炎性复合体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不同预处理方案中所致肝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50只无特殊病原体(SPF)级BALB/c(H-2Kd)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10),再按照allo-HSCT前预处理方案不同,将实验组受鼠分为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预处理组(n=20)和全身照射(TBI)预处理组(n=20).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于移植后第15天处死各组受鼠,收取其骨髓及肝脏标本,检测骨髓嵌合率和白细胞计数,并计算肝脏指数.将肝脏标本分成二部分,一部分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Masson 3色染色分析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肝静脉闭塞病(HVOD)病理学评分;另一部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各组受鼠肝脏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18的相对表达量,评价细胞因子在移植后肝脏损伤中的作用;并检测细胞因子水解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与NLRP3炎性复合体在各移植受鼠肝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在不同预处理方案所致HVOD中的作用.结果 ①实验组受鼠骨髓细胞均成功植入,在移植后第15天,嵌合率均大于98.0%.②BU/CY预处理组受鼠并发HVOD的病理损伤程度较TBI预处理组严重,BU/CY预处理组受鼠的肝脏指数水平低于TBI预处理组;TBI预处理组受鼠中,5只受鼠的HVOD病理评分为中度,5只为重度,而BU/CY预处理组10只受鼠为重度.③BU/CY预处理组受鼠炎性细胞因子IL 1β、-18的相对表达量是TBI预处理组的13.9倍和5.5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BU/CY预处理组受鼠caspase-1的相对表达量为TBI预处理组的19.5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CY预处理组受鼠NLRP3的相对?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对ICR、NIH、Balb/c三个品系雄性小鼠腹腔单次注射白消安,寻求成功建立小鼠无精子症模型的最佳剂量。方法三个品系小鼠分批次进行实验共1 096只,分别给予白消安45、40、35和30mg/kg四个剂量,40d后存活小鼠为模型动物,以正常动物为对照(无处理)。造模后连续观察2个生精周期共70d,观察记录小鼠体重变化和死亡情况。分别于造模后0.5、5、7.5、10周取材,以附睾精子质量检测和睾丸组织形态学观察评价造模效果和生精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无精子症模型动物外观体征明显改变,以NIH小鼠变化更为明显;NIH小鼠30mg/kg白消安无精子症模型造模失败,而35、40和45mg/kg白消安在所研究的三个品系小鼠均可成功建立无精子症模型;动物死亡率在NIH小鼠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P0.01),45mg/kg白消安剂量组最高,为69.2%;在NIH和ICR小鼠,35mg/kg剂量组存活率分别为71.3%(194/272)和94.4%(51/54),均显著高于40mg/kg剂量组(P0.01)。结论使用临界剂量35mg/kg白消安在3个品系小鼠均可成功建立无精子症模型,并较40mg/kg和45mg/kg白消安组造模成功动物的成活率明显提高,提示可以不采用通常建议的40~45mg/kg剂量。白消安无精子症小鼠模型在2个生精周期(70d)内维持基本稳定,处于无精子症或低生精能力状态。  相似文献   
99.
抗癌药时间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节律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保证生物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必要条件。生理节律是极为广泛的,就人类而言,从系统。器官、组织水平到单个细胞,乃至各种亚显微结构都具有生理节律。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生化过程、病理演变,以及药物的体内过程、治疗作用、毒副反应等告随时间推移而呈节律性变化,由此产生了时间药理学和时间治疗学。本文拟对时间药理学作一概述。由消安(马利兰)对例伴恶性实体瘤的小儿患者(男8例,女13例,平均年龄5岁),连续四天口服白消安为一治疗期,剂量对.sndmz,每天四次,达稳态血药浓度后,发现血浆药…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 ,干扰素 (interferon,IFN )及羟基脲 (hydrox-yurea,HU )作为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 )治疗的一线药物以其优越疗效及较小的毒副反应已赢得人们广泛认可 ,而曾是CML传统化疗药物的白消安 (马利兰 )则几近被遗忘。事实上 ,马利兰毒副作用固然相对较突出 ,但无可否认的是马利兰疗效持久稳定、应用方便 ,尤以无 IFN价格昂贵之虞而适合目前我国国情为多数 CML患者所接受。我们用马利兰治疗 CML的病例中 ,存活 9年以上 3例 ,现结合该 3例的报告扼要讨论马利兰在当今 CML治疗中的合理应用。1 病例介绍例 1,男 ,75岁。诊断 CML 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