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1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332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03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648篇
内科学   44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65篇
特种医学   2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1990篇
预防医学   292篇
眼科学   1315篇
药学   420篇
  12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232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427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达那康 )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功能改变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 5 0例 ( 5 0眼 )视网膜脱离患者分为达那康用药组和对照组。应用视网膜电流图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术后第 1、2、4和第 8周视网膜功能和形态的改变。结果 视网膜脱离术前对照组和用药组的年龄、性别和视网膜脱离病程均具有可比性。与术后第 1周的ERGb波相比较 ,用药组第 2周ERGb即有显著的改变 ,而对照组在第 8周ERGb波才有显著的改变。OCT检查黄斑部视网膜厚度的改变用药组在术后第 4周才有显著的改变 ,而对照组在术后第8周才有显著的改变。结论 达那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眼挫伤所致黄斑损害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rence tom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 对64眼经检眼镜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诊断为眼挫伤美斑损害者进行OCT检查,观察其图像特征。结果 5眼表现为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4眼表现为神经上皮层问水肿;4眼表现为出血性包素上皮脱离;6眼表现为视网膜内出血;8眼表现为神经上皮层变薄;3眼表现为黄斑区增生膜形成:26眼表现为黄斑区裂孔形成,其中24眼为全层裂孔,仅2眼为板层裂孔;1眼为视网膜脱离;7眼黄斑区0cT图像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眼挫伤黄斑损害的OCT图像可以提供黄斑区解剖结构改变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对病变进行诊断、评估及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83.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OCT诊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r)图像特征。总结Gass分期的诊断标准。方法 对133例(143只眼)临床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进行OCT检查。根据Gass分期的原则进行分期。结果依据Gass分期的原则,将143只患眼分为4期,各期OCT图像特征如下:Ⅰ期:共29只眼,黄斑中心凹轮廓变浅或消失,中心凹下可见低反射区,其中14只眼发现伴有黄斑前膜增生,7只眼伴有玻璃体黄斑牵引;Ⅱ期:共17只眼,神经上皮全层破裂形成孔,孔表面有可以贴附的孔盖;Ⅲ期:共83只眼,神经上皮全层破裂,孔盖游离或未见孔盖,伴不同程度裂孔周围囊样水肿;Ⅳ期:共14只眼,裂孔形态与Ⅲ期相似,但合并玻璃体后脱离。结论 OCT能直观、形象地显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态特征,比较准确地进行分期,在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诊断及术式选择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巩膜扣带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患者视物变形的原因。 方法 对巩膜扣带手术后视网膜成功复位的79例79只眼行临床观察,手术后2周、2、6个月及1年时行Amsler表检查,分为视物变形组和无视物变形组;同时行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并对手术后2周视物变形10只眼和正常人10只眼行视盘-中心凹角测量。 结果 79只眼手术后2周51只眼(64.56%)视物变形,视物变形眼和正常眼的视盘-中心凹角无明显差异(P=0.880)。79只眼中44只眼(视物变形组35只眼,无视物变形组9只眼) 手术后2周时检查OCT和FFA ,视物变形组OCT发现黄斑结构异常31只眼(88.57%),有7种类型,主要为神经上皮层脱离(74.29%);FFA发现黄斑结构异常6只眼(17.14%),也主要为神经上皮层脱离(66.67%)。无视物变形组OCT发现神经上皮层脱离和色素上皮层脱离各1只眼,FFA未见异常。手术后2、6个月、1年时随访,各有18只眼(18/28)、5只眼(5/9)和3只眼(3/7)异常黄斑结构好转,视物变形减轻或消失;而黄斑前膜形成后未见明显变化,视物变形严重而持续。 结论 巩膜扣带手术后视物变形的主要原因是黄斑结构异常,手术后早期和晚期视物变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神经上皮层脱离和黄斑前膜。(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94-97)  相似文献   
85.
随着影像设备的迅速发展,显像技术的丰富化,儿童影像医学得到了质的飞跃,成为包括X射线(X—radi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超声成像(US)、r闪烁成像(rscintigraphy)、磁共振(magnitic resonanle imaging,MRI)、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等多样化显像技术的崭新学科。  相似文献   
86.
X射线摄影(X—rad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等检查在儿科疾病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科临床医师了解和掌握儿科影像学检查方法和特点,并将影像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于儿科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7.
目前,评价脑血管的检查方法有经颅多普勒超声显像(TCD)、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迄今为止,DSA仍是评价脑血管和诊断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金标准,有着0.2~0.5mm的解剖学分辨率,而且还是局部动脉内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乏氧组织显像剂99Tcm-4,9-二氮-2,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SPECT/CT脑显像检测高血压脑出血出血灶周围乏氧组织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和6例正常人均进行99Tcm-HL91SPECT脑显像,所有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同机CT扫描。结果22例患者中18例阳性,阳性率为77.78%。4例阴性者分别是3例出血量<15ml的小量脑出血和1例出血量为23.5ml,起病43d行乏氧检查者。对照组6例均为阴性。乏氧区位于出血区周围,少量出现在血肿内,乏氧体积大小与出血量有正相关关系。结论99Tcm-HL91SPECT显像可较好地显示高血压脑出血病病灶周围的乏氧组织,乏氧体积与出血量有密切关系,可应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9.
目的:应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AD)定量分析冠心病患者缺血、梗死心肌,比较AD与SPECT所测相应心肌节段灌注缺损值的关系,探讨AD评价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入选住院患者77例,根据病史、心电图、心肌酶、SPECT及冠脉造影分为4组:对照组20例;SPECT阳性缺血组16例;SPECT阴性缺血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比较4组患者AD参数及SPECT灌注缺损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组及梗死组心肌标化背向散射积分值(IBS%)增高,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幅度(CVIB)减低,周期变化延迟时间校正值(N-Delay)延长(P<0.05);SPECT阳性缺血组与SPECT阴性缺血组比较,CVIB、IBS%及N-Delay均无差异(P>0.05);梗死区心肌CVIB与相应节段心肌SPECT灌注缺损值呈负相关。结论:AD可敏感评价缺血、梗死心肌;与静息SPECT在梗死心肌评价中具有良好相关性;是一种无创评价心肌缺血及心肌存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0.
CT诊断儿童肝脏巨大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典型病例患者,女性,10岁,于2005年1月8日无意中发现右腹部包块,当地医院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病变。1月12日以肝脏占位病变收治入院。查体:右肋缘下可触及包块边缘,超出肋缘2cm,无压痛,肝区叩痛阳性。实验室检查:AFP3.59ug/L,CEA1.59u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1.4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0.6U/L,HbsAg阴性,抗HCV阴性。影像学检查(见图1):超声:肝左叶实性占位病变,恶性肿瘤可能性大。CT:肝脏左侧巨大实性占位,边界尚清,平扫呈等密度(图A);增强后动脉期病灶显著强化,病灶内可见低密度索条影(图B);门静脉期仍有强化(图C)。诊断: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