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1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332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03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648篇
内科学   44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65篇
特种医学   2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1990篇
预防医学   292篇
眼科学   1315篇
药学   420篇
  12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232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427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探讨肺部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支原体肺炎(MP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5日于华润武钢总医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45例,另选取2017年9月1—21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住院诊断治疗的MPP患者38例。对COVID-19和MPP的肺部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OVID-19肺部CT征象1)分布:单侧发病5例,双肺发病40例,主要以胸膜下(40例)及小叶核心(38例)为主,2例重症患者见两肺弥漫分布;2)密度:仅为毛玻璃影(GGO)10例,GGO+实性兼有者35例;3)伴随征象:血管增粗43例,胸膜平行征33例,铺石路征38例,"反晕征"3例,2例出现胸腔积液,2例可见肺气囊征象,未见空洞出现。MPP肺部CT征象1)分布:病变呈大叶性分布2例,大部分呈小叶性分布36例;双肺下叶病灶27例;2)密度:GGO 36例,病灶有实变21例;3)伴随征象:典型树芽征25例,小叶间隔局限性增厚21例。纵隔和肺门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两侧胸腔未见明显的积液征象。COVID-19实变率较MPP高(P<0.05),两者GGO及胸腔积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VID-19和MPP的CT表现都以GGO为主,但COVID-19少见支气管壁增厚,分布为胸膜下及小叶核心区域,与支气管分布无关,病变实变率较高;MPP病灶与支气管分布关系密切,并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征象。  相似文献   
12.
13.
腰椎吻合棘病,又称吻合椎综合征和棘间骨关节病等。该病于1933年首次被提出,主要由腰椎相邻两棘突互相碰撞而引起,常导致慢性下腰部疼痛。该病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以致其临床漏诊或误诊率极高,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现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不同类型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MRI检查技术是物理学领域发现磁共振现象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未继CT之后,借助电子计算机和图像重建数学的进展和成果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学影像技术。与包括盯在内的其它影像技术相比,MRI具有不使用电离辐射,因而对人体安全无创伤,图像分辨率极佳。多方位成像,特别适合于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肌肉关节系统。正是由于以上优点,使该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目前发展最为迅速医学影像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汤渝  刘岩 《中国保健》2007,15(14):85-85
目的总结我院100例患者CT人工强化扫描的成功与失败经验,研究心理干预与沟通在CT强化扫描中的作用.现代医学要求医生应具备这样4个要素良好的医德、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熟知医疗法律法规.所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心理干预在增强扫描中非常重要.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100例CT强化扫描患者的资料.结果失败5例,其中血管严重渗漏1例,明显不适1例,均终止强化扫描.发生不同程度过敏反应2例,轻度1例,中度1例.结果失败3例,其中血管严重渗漏1例,明显不适1例,均终止强化扫描.发生不同程度过敏反应2例,轻度1例,中度1例.结论造影前的准备工作对造影是否成功至关重要,必须认真做好造影前的准备,严格掌握禁忌证,准备必要的过敏抢救药品及器械.在造影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责任心和警惕性,认真观察患者情况,随时妥善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流式细胞技术是综合单克隆抗体技术、激光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利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为工具快速测量细胞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如大小、内部结构、DNA、蛋白质、抗原等,并可对其分类、收集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已成为现代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肿瘤学、血液学等领域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近年来流式细胞术被广泛应用到中医药研究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8.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是一种功能性影像诊断新技术,能够在体反映机体内的物质代谢、局部血流量、受体密度等理化特性的变化。近年来PET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全麻机制的研究,并在全麻药物的中枢区域定位、相关受体的功能分析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20例主动脉夹层瘤和1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在CT断层图像与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的各相关参数,与主动脉造影所测量的相同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断层图像上所测量的主动脉弓直径及各种长度指标均小于主动脉造影结果;夹层瘤近段主动脉直径及近端瘤颈直径、主动脉中段直径以及左右髂动脉直径均大于主动脉造影结果;三维重建所测量的上述各项参数与主动脉造影结果非常接近,并能清楚显示夹层分离的破裂口,而断层图像上不易发现破裂口;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显示主动脉附壁血栓和测量最大瘤体直径方面优于主动脉造影。以三维重建测量为标准选择覆膜支架,所有患者均成功封闭瘤体。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时应结合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综合分析,覆膜支架的选择应以三维重建测量结果为主。  相似文献   
20.
儿童幕下脑结核球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结核球是一种少见的肺外结核病,幕下脑结核球报道罕见。1987年7月~2002年9月我科共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2例,女3例;年龄4、5、8岁各1例,6岁2例。均来自农村。入院前病程1、5、40d各1例,1个月2例。既往患肺结核4例,腹腔结核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