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比较牦牛和柴达木黄牛颈动脉体(CB)的组织微细结构特征。方法选择健康成年牦牛和柴达木黄牛各5头,采用组织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CB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特征,并运用显微体视学方法比较两种动物CB中Ⅰ型细胞(明细胞、暗细胞)、Ⅱ型细胞和血管的体积密度(Vv)、面密度(Sv)、比表面(δ)、面数密度(NA)。结果牦牛和柴达木黄牛CB均由实质和间质构成,实质由大量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球密集组合而成,小球内有丰富的实质细胞。牦牛Ⅰ型细胞数量多于柴达木黄牛,但其胞质内含的线粒体和特有的电子致密核心囊泡(EDCV)相对小而多。柴达木黄牛小球之间的结缔组织及内含的间质细胞明显多于牦牛,而牦牛CB中血管数量多于柴达木黄牛,而且管腔较大。牦牛CB明细胞的Vv、Sv、NA显著大于柴达木黄牛(P0.01);牦牛δ小于柴达木黄牛(P0.05)。牦牛暗细胞的Vv、Sv显著小于柴达木黄牛(P0.05),两组中NA和δ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动物CB中Ⅱ型细胞的Vv、Sv、NA、δ差异均不显著(P0.05)。牦牛微血管的Vv、Sv、NA显著大于柴达木黄牛(P0.01),而δ显著小于柴达木黄牛(P0.01)。结论牦牛CB形成了固有的组织细胞成分和血管网形态特征以增强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选择健康达标的家养母牦牛,经过适应性培育后,在发情季节与野牦牛混群放牧,采用自然交配手段导血培育半野血牦牛探索,成功获得了39头半野血牦牛(23公,16母),为今后在混群放牧条件下获得半野血牦牛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3.
不同地域的首饰盒,有着不同的样式,而西藏的首饰盒又有着怎样的风情呢?最常见:纯手工的吉祥盒子这款首饰盒很常见也非常漂亮,是当地姑娘全手工制作的,圆形的小盒子通体红色,看上去喜庆吉祥。盒子内里用黑色棉布将骨衬包起来,外面由红色米珠、白色小贝壳和印有绿色花纹的铜质装饰品镶嵌。最顶端是圆形铜质装饰,接着珠子和贝壳一圈圈地铺陈开来,镶满整个  相似文献   
74.
李俊林 《光明中医》2011,26(7):1493-1494
在我国56个民族中藏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拥有优秀文化遗产的民族之一。而藏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藏族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智慧结晶。藏医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  相似文献   
75.
从分析目前我国藏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入手,提出甘南藏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南藏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从牦牛肝脏中分离纯化出的蛋白( BGP1、BGP2、BGP3)对家兔抗凝血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作为评价标准,对其体外杭凝血活性作初步评价,并与肝素的抗凝血活性作比较.结果 BGP1和BGP3在30mg/L和60mg/L时,均能使血浆APTT、PT及TT延长,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BGP2也能使血浆APTT、PT及TT延长,但作用没有BGP1和BGP3明显.结论 BGP1具有明显的抗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77.
甘南藏族农牧区校本培训存在4个问题:校本培训有名无实、校长对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角色认识不到位、校本培训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指导者以及校本培训实践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因此,提高对校本培训意义的认识、强化校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库、加强理论建设并建立校本培训研究基地等对策将有助于边远农牧区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开展。  相似文献   
78.
野牦牛(Bosmutus)是青藏高原珍贵的野生畜种资源,分布于唐古拉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和祁连山等高寒奇冷、气候多变,海拔4000~6000m高山寒漠地带。它体质健壮、硕大、性情凶猛,公牛体躯粗壮,姿态膘悍;全身呈黑色或乌褐色,鼻脸部及背线的毛色稍淡,似灰白色;甲高耸,全身被毛密长,对青藏高原其恶劣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是牦牛种内经多世代严酷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优势群体,现存2~4万头。根据体型结构、体格大小、头型等把野牦牛划分为昆仑山型和祁连山型。昆仑山型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上游,昆仑山脉及藏北广大高寒草原及寒漠地带,比祁…  相似文献   
79.
本文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绵羊、耗牛棘球蚴囊液及绵羊棘球蚴囊壁可溶性粗抗原的蛋白组分进行了分析。使用10%凝胶,采用垂直板型电泳、考马斯亮兰R—250染色进行SDS-PAGE的结果表明,绵羊及耗牛棘球蚴囊液分别含有16及11种蛋白组分,分子量范围分别为270~16.5KD及280~17KD;主带均为8条。绵羊棘球蚴囊壁可溶性粗抗原共显示17条蛋白带,分子量范围245~17KD,主带8条。本项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分离特异性抗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自牦牛因清中查出鼠疫F1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8月 ,青海省格尔木市卫生防疫站鼠疫监测队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二道沟地区的鼠疫监测中 ,采集当地牦牛 (Bos grunnies)血清 10份 ,经血清学 (PHA)检验 ,其中一份牦牛血清检出鼠疫 F1抗体 ,滴度为 1∶ 80。迄今为止 ,世界范围内有蹄类能自然感染鼠疫的有骆驼、山羊、岩羊、藏原羚、藏系绵羊、野猪等。牦牛为青藏高原特有种 ,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 ,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牧区草原 ,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此次以血清学 (PHA)试验判定牦牛自然感染鼠疫尚属首次。牦牛自然感染鼠疫属二次性感染 ,在青藏高原以喜玛拉雅旱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