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54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481.
潘萍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527-1528
目的探讨苯酚滴耳液中苯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甘油滴耳液中苯酚含量,测定波长(270±1)nm。结果苯酚浓度在10~3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辅料对苯酚的测定无干扰。5组样品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99.8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用于该制剂的快速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82.
3种滴耳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傅昌芳  唐丽琴 《安徽医药》2009,13(5):569-570
目的建立本院3种滴耳液(硼酸滴耳液,水杨酸滴耳液,碳酸氢钠滴耳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平皿法测定碳酸氢钠滴耳液5个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平皿法测定硼酸滴耳液的枯草牙孢杆菌和水杨酸滴耳液的白色念珠菌的回收率均低于70%,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可消除其抑菌活性,其它4菌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碳酸氢钠滴耳液可采用平皿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硼酸滴耳液和水杨酸滴耳液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483.
王宏  齐腊梅 《中国药师》2012,15(1):124-126
目的:考察氯霉素地塞米松滴耳液热稳定性,预测其室温存放的有效期.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氯霉素地塞米松滴耳液中氯霉素和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并以经典恒温法和t0.9法对该制剂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氯霉素和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随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呈线性下降,经典恒温法测得氯霉素和醋酸地塞米松在25℃的贮存期分别为110 d和321d,以t0.9法求得氯霉素和醋酸地塞米松在25℃的贮存期分别为108 d和297 d.结论:氯霉素地塞米松滴耳液的有效期暂定为3个月.  相似文献   
484.
0.3%氧氟沙星滴耳液是治疗耳部疾患的外用制剂,为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性,2000年1~6月,我们对确诊为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100例患者进行了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的临床观察,并随机选择80例此病患者,按常用疗法治疗,以资对照。现 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4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6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5~72岁,平均34岁,主要表现为耳痛、耳流脓等,全部以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另随机选择80例化脓性中耳炎病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5~65岁,平均30岁,其中急性期患者32例,慢性期48例,均采用常用方  相似文献   
485.
486.
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制备与氧氟沙星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87.
刘方 《中国药业》2001,10(10):55-55
目的:制备合格的氧氟沙星滴耳液。方法:以70%乙醇为溶剂,加适量醋酸溶解氧氟沙星,使pH值在5.5-6.5范围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 氟沙星含量,建立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方法。结果:制备的滴耳液符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氧氟沙星平均回收率为99.44%,RSD=1.27%(n=5),临床应用6个月,观察209例,无异常现象发生。结论:该滴耳液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88.
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科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是临床常见疾病,根据临床需要,我们制备了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经临床试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 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配制1.1 处方 氧氟沙星0.3g,地塞米松磷酸钠0.05g,95%乙醇40ml,甘油20...  相似文献   
489.
汤亚新 《黑龙江医药》2000,13(6):337-337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滴耳液中苯酚含量.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测定波长为270±1nm,其平均回收率为99.82%,相对标准偏差为0.25%.此法适应医院制剂分析.  相似文献   
490.
目的配制复方多粘菌素B滴耳液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依据1995年版《中国医院制剂规范》滴耳剂制备方法制备,对白色鼠给药并进行观察。结果 动物实验证实复方多粘菌素B滴耳液对耳蜗行细胞无影响,质量符合规定。结论 该滴耳剂质量稳定,无耳毒性反应县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