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82篇
  免费   1512篇
  国内免费   2685篇
耳鼻咽喉   3057篇
儿科学   1087篇
妇产科学   478篇
基础医学   974篇
口腔科学   579篇
临床医学   9327篇
内科学   4336篇
皮肤病学   152篇
神经病学   1186篇
特种医学   22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8篇
外科学   15848篇
综合类   27698篇
预防医学   3109篇
眼科学   1907篇
药学   7750篇
  74篇
中国医学   2314篇
肿瘤学   3579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522篇
  2022年   583篇
  2021年   687篇
  2020年   730篇
  2019年   747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847篇
  2015年   1128篇
  2014年   2068篇
  2013年   2261篇
  2012年   3006篇
  2011年   3396篇
  2010年   3531篇
  2009年   3773篇
  2008年   3673篇
  2007年   3487篇
  2006年   3241篇
  2005年   3336篇
  2004年   2774篇
  2003年   3972篇
  2002年   4228篇
  2001年   5408篇
  2000年   4595篇
  1999年   3937篇
  1998年   4047篇
  1997年   4223篇
  1996年   4066篇
  1995年   3952篇
  1994年   2621篇
  1993年   1809篇
  1992年   813篇
  1991年   348篇
  1990年   266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01.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资料报道在生育年龄的妇女中约有1/4~1/5患此病,我院从1981年1月1日至1991年12月31日行子宫肌瘤剜除手术8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年龄最小24岁,最大36岁,平均年龄29岁。2.婚姻与生育情况:未婚2例,已婚87例,其中婚后3年内未孕28  相似文献   
102.
分析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12例。83%以腹块和腹痛为主要症状,体征中腹块占91.5%,以恶性淋巴瘤居首位占61%。全组完全切除率为58%,行脏器联合切除占25%。完全切除加放疗、化疗3年存活率为28.5%,部分切除及活检未给其它治疗者5例预后差,均1年内死亡,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103.
104.
难以控制产妇大出血的围术期管理广东省开平市第一人民医院(529300)谭春燕,甄瑞贤,岑惠芬难以控制产妇大出血是产妇突发意外死亡的原因之一。由于病情危急,病变发展迅速,所以需要争分夺秒就地抢救。本院在1987~1993年期间共救治18例此类病人,现报...  相似文献   
105.
婴幼儿腹部切口裂开30例伴肠瘘7例原因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046000)姬仁胜,南温博婴幼儿腹部手术后切口全层裂开常伴有内外露或脱出,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8~30%以上,多年来曾遇婴幼儿切口全层裂开30例,再缝合术后伴肠瘘7例,现就其原因,预防和治疗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个月~2岁。幽门肥厚10例,肠套迭12例,出血坏死性肠炎4例,阑尾炎4例。取右上腹直肌切口10例,右下腹直肌切口20例。本组30例均用4号丝线连续缝合腹膜,其余层次均间断缝合。其中11例缝合时有腹膜撕裂情况,裂开的诱因主要是切口感染、哭闹、腹胀、剧咳;营养不良等,裂开前均有血性渗出液。裂开时间最早为术后第3天,最晚为术后第10天,术后4~8天多见。18例全层减张缝合,12例全层减张加分层缝合,减张缝合均用7号丝线。7例术后3~5天出现肠瘘,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3例行3次缝合痊愈。3年后发现腹壁切口疝4例,再缝合后愈合时间最早9天,最晚36天,住院天数最短18天,最长3个月。讨论一、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1.切口裂开与年龄的关系:婴幼儿切口裂开发生率高[1],因婴幼儿腹部组织薄弱,切口张力  相似文献   
106.
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疾患的重要手段.由于甲状腺是腺体组织,内含有丰富血管网,尤其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长期服用硫脲 嘧啶类药物,使甲状腺肿大和动脉充血,血流 更丰富;加之静脉壁脆薄,手术时易撕破出血,所以甲状腺手术合并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4年来,我院施行986例甲状腺手术,术后出血6例,因处理及时,无1例死亡.现将我们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论结肠癌并发生肠梗阻之处理原则和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礼 《浙江医学》1996,18(5):269-269
  相似文献   
108.
颈前路扩大减压术后需取自体髂骨行椎体间关节融合,为减少取骨量,缩短手术时间,对47例病人103个间隙分别进行椎体间关节旋转植骨及自体髂骨植骨,采用自体对照,对植骨块的稳定性、椎间隙宽度的变化、植骨块的愈合时间及取骨处残留的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椎间关节旋转植骨组与自体髂骨植骨相比,植骨块的稳定性、愈合时间及椎间隙宽度变化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明显差异,而椎体间关节旋转植骨组仅有1例取骨部残留疼痛,较自体  相似文献   
109.
阑尾蛔虫在其它省或大城市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可是在四川农村儿童中则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术前诊断较为困难,8例中术前诊断的只有2例,现报告如下,并将几种不同的手术方式作一回顾,同时将我们设计的方式供同行们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浅低温心脏不停搏心内手术对心肌保护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搏动中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浅低温心不停搏组)和对照组(中低温心停搏组).分别在术前、转机、停机及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取冠状静脉窦或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气分析及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并取心房间隔肌观察心肌含水量及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临床观察CPB时间、脱机、呼吸支持、多巴胺应用、严重心律失常和血红蛋白尿等指标.结果:冠脉循环血气、电解质、酸碱水平与体循环的组内组间对比基本一致.CK、CK-MB、AST、LDH两组在CPB和术后均有增加,且以对照组升高显著,与观察组相同时点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术后MDA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P<0.01),而观察组变化不大.心肌含水量和超微结构观察,对照组变化显著,而观察组轻微改变.临床指标观察,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损伤很轻,有很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