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93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23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578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02篇
中国医学   294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垂体泌乳素(PRL)腺瘤体外细胞培养及激素分泌的特征,选择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垂体PRL腺瘤和3例PRL/GH混合性腺瘤,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帮生长的特点,观察培养基基础激素分泌量随时间的改变。结果显示:10例垂体腺瘤细胞培养成功87例成活率为80%,贴壁后的细胞被拉长,呈椭形或酸形,呈团状或片状生长培养中PRL分泌量在1周内维持较高水平,1周后缓慢下降,而GH分泌量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提示培养基中高PRL水平预示着肿瘤的早期复发。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促甲状腺激素及泌乳素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2016年90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观察组),与1579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激素水平。结果: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泌乳素水平[(17.8±8.8)ng/mL vs.(16.8±8.2)ng/m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型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为(17.1±7.1)ng/mL,腹膜型为(18.9±11.0)ng/mL,腹膜型高于卵巢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泌乳素水平升高,针对泌乳素的机制研究与干预可能有助于了解不孕症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33.
利用阿扑吗啡(Apomorphine,APO)5mg·kg-1·d-1s.c.建立的哺乳期大鼠乳汁分泌低下模型,用以研究左旋千金藤立定(1-stepholidine,L-SPD)对抗APO所诱导的哺乳期大鼠泌乳素(pro-1actin,PRL)水平低下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用APO所致哺乳期大鼠乳汁分泌低下模型研究进一步证实了L-SPD为D2受体阻断剂.  相似文献   
34.
证实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幼年大鼠垂体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及卵泡刺激(FSH)分泌之影响.实验分体外与体内两部分,均选用SD幼年大鼠.体外实验采取幼鼠垂体组织块培养法(fragmentsculture)...  相似文献   
35.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以多脏器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见于女性 ,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期的研究表明 ,内分泌激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 (MHC)Ⅰ类分子和细胞因子水平的紊乱与SLE的发病有关[1,2 ] 。为此我们检测了 3 6例女性SLE患者血清泌乳素 (PRL)、β2 微球蛋白 ( β2 MG)和白细胞介素 (IL) 6水平 ,发现有明显异常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3 6例女性SLE患者 ,年龄 ( 3 8± 14)岁。诊断标准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  相似文献   
36.
化痰泄浊法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化痰泄浊法组方用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HPRL)6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泌乳素(PRL)和相关激素的影响,疗程3~6个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1.94%;中药可显著降低PRL值(P<0.01),对相关激素有良好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7.
于萍  朱勤芬  黎清婵 《中医药学刊》2004,22(6):1048-1049
目的:探讨乳泉合剂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以疏肝健脾、补益气血为主的本院经验方乳泉合剂治疗产后缺乳症150例,并以催乳颗粒作为对照,观察用药前后产妇的乳房充盈、乳汁量、子宫复旧、泌乳素和雌激素值以及新生儿体重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增加乳汁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产后产妇血中泌乳素和雌激素的比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乳泉合剂具有调整内分泌,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调经助孕冲剂治疗经行乳房胀痛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经助孕冲剂治疗经行乳房胀痛54例,治愈率达37%,显效率35.2%,有效率为7.4%,总有效率98.1%,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9.
性功能障碍是男科常见病,病因复杂.因高泌乳素血症而致阳痿是原因之一.我们采用乳平汤治疗60例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抑乳胶囊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育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越林 《天津中医》1998,15(6):257-258
报告应用抑制乳胶囊治疗42例高泌乳素血症性不育症患者,结果表明,血清泌乳素水平下降,解除对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抑制乳胶囊促进促性激激素的释放,并提高血中睾酮的浓度,作用于睾丸,促进精子产生,成熟和提高活动力,而达到治疗不育的目的。42例中25例女方妊娠,妊娠率为5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