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54篇
内科学   9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14篇
预防医学   141篇
药学   820篇
  16篇
中国医学   1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析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入院的新生儿肺炎患者,共计70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7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行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行氯化钠液吸入治疗。观测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对两组的疗效作出全面的对比。结果对比剖析两组的有效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上看,不论是体温恢复正常以及咳嗽消失的时间,还是肺部啰音和气促消失的时间,研究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用药的安全性上看,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86%,对照组为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沙丁胺醇以及布地奈德药物,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科学的联合用药治疗,能提高疗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某院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消失时间、热退时间以及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明显改善,观察组效果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部功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3.
卢贤红 《护士进修杂志》2014,(15):1434-1435
目的通过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经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喘憋性肺炎,观察喘憋性肺炎痰堵患儿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80例喘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抗病毒、止咳化痰、吸氧、镇静等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并进行仔细的临床观察,予以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仔细观察和有针对性的护理,两组患儿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未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经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结合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可有效解除喘憋性肺炎患儿的痰堵,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4.
沙丁胺醇在诱导培养人气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沙丁胺醇(商品名:舒喘灵)对于诱导培养人气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 分离人气管平滑肌细胞并且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DMEM)培养基中培养,4-6代的细胞用于实验。细胞用沙丁胺醇或色满卡林(cromakalim)或8-溴-环磷酸腺苷(Br-Camp)培养24h或48h ,光镜和电镜观察形态学改变。琼脂糖电泳分析DNA碎片。链亲和素-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化染色监测p53、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改变。通过破碎DNA的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数。结果 (1)沙丁胺醇或8-Br-cAMP降低存活细胞的数目。在48h、300μmol/L的浓度,存活的细胞数量最低;(2)人气管平滑肌细胞用沙丁胺醇(100μmol/L、300μmol/L)孵化48h显示出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细胞皱缩、染色质浓聚);(3)琼脂糖电泳显示,核酸DNA断裂片呈典型的梯状条带(大约180-200bp);(4)沙丁胺醇或8-Br-cAMP组p53或Bax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但Bcl-2组基因表达低于对照组;(5)TUNEL显示,人气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阳必用100、300μmol沙丁胺醇或100μmol8-Br-cAMP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分别为24.04、58.47、27.28,P均<0.001)。但cromakalim组和先用普萘洛尔(商品名:心得安)后与沙丁胺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分别为0.12、0.53;P分别为0.932、0.717),不影响凋亡细胞的基本水平。结论 (1)在体外,沙丁胺醇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人气管平滑肌细胞凋亡。(2)cAMP蛋白激酶A通路对于沙丁胺醇诱导的凋亡是必须的和充分的。  相似文献   
45.
患者,女,62岁。因声嘶不适,门诊喉镜诊断为"声带新生物",2014年6月13日来我院五官科要求行手术治疗。否认既往药物过敏史。术前检查胸部X线摄片提示慢性肺气肿。16日转入呼吸内科先行改善肺功能治疗,此时患者自诉偶有咳嗽及活动后气促不适。体格检查示血压(BP)120/74 mm Hg,呼吸频率(R)18次/分,双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HR)82次/分,律齐,抬举性波动,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3%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同时总结其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治疗的9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3%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临床相应体征恢复正常,但观察组的整体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较高治疗有效率,可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7.
徐建洪 《齐鲁医学杂志》2015,(2):184-185,189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30g/L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病儿110例,在给予抗病毒、镇静、化痰、平喘治疗的同时,两组均每次将5g/L沙丁胺醇2.5mg加入生理盐水2.5mL中雾化吸入,每天3~4次,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30g/L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每次4mL,每天4次,两组疗程5~7d。观察两组喘憋、气促、脉搏氧饱和度、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啰音、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82、10.96,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30g/L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可以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和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急性发作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9.
王尚  苏国德 《河北医药》2015,(7):1029-1031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并与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比较。方法158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 n =92)和对照组( n =66),2组均采用一般综合治疗,研究组额外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程5~7d。查阅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对照研究。评价2组临床疗效,并对文献复习的Meta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比较2组临床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和哮鸣音)消失时间、肺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吸容积(FEV1)、呼吸峰流速(PEFR)和肺活量(VC)]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3%和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共纳入6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286/299)和76.63%(223/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565,95%CI 3.567~12.083)。研究组呼吸困难、哮鸣音和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FVC、VC、PEFR和FEV1均明显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FVC、VC、FEV1和PE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肺通气功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且这一结果得到了国内文献的支持。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与盐酸氨溴索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06%(5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7%(5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联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纠正呼吸衰竭,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