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235篇
中国医学   3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42.
目的:考察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测定β-环糊精包合物中当归挥发油含量的可靠性。方法:采用液-液双相连续萃取自制装置,测定β-环糊精包合物中当归挥发油含量,将其测定结果与水蒸气蒸馏法的测定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测定β-环糊精包合物中当归挥发油含量为13.61%,RSD为2.09%;而水蒸气蒸馏法测得值为10.11%,RSD为4.97%,2种方法测得的当归挥发油含量比较,P<0.05,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测定β-环糊精包合物中挥发油含量结果的准确度、重现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蓝布正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取水蒸气蒸馏(SD)法、同时蒸馏萃取(SDE)法和微波萃取(MAE)法3种方法提取蓝布正挥发油,用 GC-MS 分析其化学成分。以 HP-5MS 毛细管柱为分离柱,程序升温从50℃(保持2 min)开始以4 ℃·min~(-1)。升到180℃,再以9℃·min~(-1)升到290℃,保持5 min,气化室温度250℃,载气为高纯氦气(1.0 mL·min~(-1))。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共鉴定出58个化合物。结论:SD 法和 SDE 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相似,MAE 法与前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有差异。  相似文献   
44.
崔炳权  郭晓玲  林元藻 《中成药》2008,30(7):1044-1047
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又名卧茎景天,系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之一。此中药味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其清热利湿,用于小便不利,痈肿疮疡;主治急、慢性肝炎。药理学研究表明,垂盆草具有免疫抑制,保护肝细胞,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抗菌等作用。关于垂盆草的化学成分已有报道,主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假奓包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假奓包叶挥发油,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了37个组分,占总出峰面积的92.25%,并确定其相对含量。结论:假奓包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叶绿醇39.30%、n-十六酸11.72%、Z-3-十四(碳)烯-5-炔5.78%和β-蒎烯3.63%。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喜树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利用水蒸汽蒸馏提取喜树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喜树果中分离出63个成分,鉴定出41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5.08%;喜树枝中分离出81个成分,鉴定出45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55.56%;喜树叶中分离出50个成分,鉴定出39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8%;喜树果、叶及树枝挥发性成分中,含有14种相同成分。结论喜树的不同部位其挥发油化合物组成和含量也不尽相同,为喜树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瑶药野柠檬根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柠檬根的挥发油,并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检索,应用色谱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野柠檬根挥发油中分离并检索出37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3%的分别确定为α-法呢烯、榄香醇、β-马啊里烯、β-桉叶醇、Tticyclo[2.2.1.0(2,6)]heptane,1,7-demethyl-7- (4-methyl -3-pentenyl).结论 该植物中37个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报道,占挥发油气化产物的91%.  相似文献   
48.
目的:确定满山红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确定萃取满山红中挥发油的最佳条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满山红挥发油的最佳实验条件为:萃取压力22MPa,萃取温度40℃,分离器Ⅰ压力 7MPa ,分离器Ⅰ温度60℃.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可以替代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用于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49.
膜分离技术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分离技术较之传统的蒸馏、吸附、萃取、深冷分离等相比,具有低能耗、效率高、操作连续化、品质稳定等优点,目前在医药、化工、环境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本文简要阐述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测定香辛料中的亚硫酸盐。[方法]采用蒸气蒸馏法,将香辛料中的SO2蒸出,用水吸收后,滴定分析定量。[结果]在测量范围内,通过对不同浓度样品的测定,改进后方法的精密度为0.76%~1.51%,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5.6%~100.5%;本方法与国标法对20份普通样品同时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后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较高,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应用于香辛料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