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地黄在加工炮制过程中HPLC谱图的变化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目的 考察地黄在加工炮制过程中糖类成分的变化。方法 在加工炮制的4个不同阶段(65℃烘焙0,1和6d,以及烘干样品切片后常压蒸制4h)取样,热水提取。色谱条件为:Sugar—pak—1型阳离子凝胶柱(柱温80℃),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7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结果 鲜地黄中有3种主要成分,分别为水苏糖(11%~15%)、蔗糖(0.30%~0.92%)和梓醇(0.27%~0.88%)。经过加工炮制,不同阶段的HPLC色谱图发生了显著变化。烘焙1d后出现一个显著的单糖峰(保留时间为10.2min,推定为半乳糖),生地黄中该峰更加显著,同时出现了棉子糖的色谱峰。熟地黄中,果糖和葡萄糖的色谱峰十分显著。结论 根据HPLC色谱图的变化,认为在烘焙阶段,鲜地黄中水苏糖发生了脱半乳糖反应,而在炮制熟地黄时,由于蒸制又发生了脱果糖反应。地黄加工炮制的主要目的之一可能在于使水苏糖降解,减轻胀气副作用。  相似文献   
82.
武卫红  温学森  赵宇 《中药材》2007,30(7):848-851
目的:探索水苏糖酸水解制备甘露三糖的方法。方法:通过HPLC定量检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温度、pH值、时间三个影响因素,来确定水苏糖的酸水解工艺;并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甘露三糖。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温度和时间对水苏糖酸水解影响不显著(P<0.05),而酸度对其有显著性影响(P>0.05),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90℃、24 h、pH 2.5。结论:水苏糖酸水解制备甘露三糖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创建测定保健食品中水苏糖的含量方法.方法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NH2(4.6 mm×250mm,5μm),柱温 25 ℃;流动相乙腈-水(69:31),流速1.0 mL·min-1;示差折光检测器,内部温度35℃.结果 水苏糖的线性范围为2.06-20.6μg;加样回收率(n =5)为97.68%.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保健食品中水苏糖的含量测定和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生地低聚糖微粉中水苏糖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健康 SD雄性大鼠,采用肺部给药的方式,给药剂量为生地低聚糖(RGOS)微粉100 mg/kg,并于给药后0.25,0.5,1,3,5,8和12 h共7个时间点各处死 1 组大鼠,取肝、肾和肺,采用HPLC-MS/MS测定各组织中水苏糖的浓度。色谱条件为采用日本Shodex Asahipak NH2P-50 4E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和Asahipak NH2P-50G 4A 保护柱 (10 mm × 4.6 mm),柱温为25℃,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量为1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离子源温度为450℃,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用于检测的离子对分别为m/z [M-H]- 665.4→383.19(水苏糖)和665.5→485.0(蔗果四糖,内标)。结果: 水苏糖在大鼠肺部的浓度最高,肝中最少。肺部给药30min后水苏糖在各组织中浓度度均达到最高,其中在肝中为43.20±5.60 μg/ml,肾中为130.80±7.01 μg/ml,肺中为1112.00±98.54 μg/ml,随后逐渐降低,而在5h时肾组织中水苏糖浓度又有升高的趋势,之后继续下降。结论: 生地低聚糖微粉在给药后30min时水苏糖浓度达到最高,随后慢慢降低,说明水苏糖在体内代谢较快。研究水苏糖的组织分布特征可为生地低聚糖微粉的进一步研究开发、药效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5.
张文婷  岳超  黄琴伟  袁堃  严爱娟  石上梅 《中草药》2016,47(7):1132-1136
目的采用HPLC法分析地黄生品及炮制品中8种糖类成分,探索炮制时间对地黄中糖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Prevail Carbohydrate E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体积流量0.8 m 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结果果糖、葡萄糖、蔗糖、密二糖、棉子糖、甘露三糖、水苏糖、毛蕊花糖分离良好。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8种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r在0.998 4~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103.2%。不同炮制时间点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地黄中糖类成分蔗糖、棉子糖、水苏糖和毛蕊花糖在炮制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而果糖、葡萄糖、密二糖和甘露三糖明显上升。结论地黄生品与炮制品中糖类比例明显不同,不同炮制时间地黄中糖类成分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6.
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高纯水苏糖生物提取与工业色谱分离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采用生物发酵提纯技术、工业色谱分离技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水苏糖纯度达到90%~95%。2010年11月,卫生部发布第17号新资源食品公告,批准水苏糖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该项目关键技术与主要成果:1.微生物筛选分离技术探索利用特定微生物生长时对糖类(碳源)利用的专一性来筛选特定的菌种,经过驯化确保其在特定碳源下可以正常生长,并通过优化发酵工艺技术条件控制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去除提取液中单、双糖及部分三糖,保留功能性成分水苏糖,从而相对富集和提高提取液中水苏糖的含量(占总糖)。  相似文献   
87.
最近接待一位读者,他身体不好,前来向我咨询。看他举步维艰的样子,我于心不忍,告诉他可以用电话联系。他说不好意思打扰。其实,0451-82622883是一部热线电话,每天都有很多读者和我联系。有一次后半夜,被铃声惊醒,忙不迭地光脚跑去接电话,对方是广西一位老人,身体疾病缠  相似文献   
88.
《求医问药》2012,(7):48-49
随着新版《养生三记》在全国各地的陆续发行,不断接到读者电话。有一位广州朋友,在当地书店买到《养生三记》,看后一定要联系作者。他先是给哈尔滨出版社打电话,赶上出版社搬家,忙乱中找不到人。他不死心,又拨打哈市114,查我的单位彭  相似文献   
89.
关于《养生三记》,我和读者的互动和交流,一直没有停止。不知不觉间,答读者问已出了多期,每天晚上电话忙个不停。有的读者说,晚上来打扰你,有些不好意思。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综合评价地黄不同入药形式制千金黄连丸(Qianjin Huanglian Pills,QHP)的质量。方法 建立地黄不同入药形式制QHP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及2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梓醇、益母草苷)、5种生物碱类成分(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小檗碱、巴马丁)、5种糖类成分(果糖、葡萄糖、蔗糖、棉子糖、水苏糖)定量分析对30批地黄不同入药形式制QHP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30批QHP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采用SPSS19.0和SIMCA-P14.1软件对黄连丸19个共有峰峰面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30批样品可按鲜地黄连丸、鲜干黄连丸、生地黄连丸明显分为3类;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标记了黄连丸中8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峰1、6、15(表小檗碱)、3、4、2(梓醇)、16、9。含量测定结果表明,2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梓醇、益母草苷总含量顺序为鲜干黄连丸>鲜地黄连丸>生地黄连丸,5种生物碱类成分总含量顺序为生地黄连丸>鲜地黄连丸>鲜干黄连丸,5种糖类成分总含量顺序为鲜地黄连丸>鲜干黄连丸>生地黄连丸,棉子糖和水苏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