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73篇
  免费   1617篇
  国内免费   1786篇
耳鼻咽喉   976篇
儿科学   442篇
妇产科学   383篇
基础医学   1685篇
口腔科学   165篇
临床医学   10038篇
内科学   3934篇
皮肤病学   124篇
神经病学   368篇
特种医学   19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3813篇
综合类   16469篇
预防医学   2412篇
眼科学   124篇
药学   6376篇
  49篇
中国医学   2181篇
肿瘤学   1156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544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733篇
  2020年   734篇
  2019年   754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838篇
  2016年   900篇
  2015年   1229篇
  2014年   2278篇
  2013年   2372篇
  2012年   3255篇
  2011年   3440篇
  2010年   3317篇
  2009年   3252篇
  2008年   3266篇
  2007年   3248篇
  2006年   2874篇
  2005年   3028篇
  2004年   2528篇
  2003年   2435篇
  2002年   1972篇
  2001年   1643篇
  2000年   1192篇
  1999年   1005篇
  1998年   936篇
  1997年   831篇
  1996年   674篇
  1995年   582篇
  1994年   432篇
  1993年   292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231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ICU患者撤机后不同吸氧方式对患者再次插管率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ICU内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在撤机后进行常规吸氧,研究组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吸氧,2组其他护理和治疗完全相同。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氧合指数变化情况以及再插管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再插管率(6. 6%)低于对照组(19.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8、24 h,研究组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ICU患者撤机后经鼻高流量吸氧可有效降低再插管率,提高氧合指数,是一种有效的新型呼吸支持模式。  相似文献   
22.
23.
两种吸氧方式在气管切开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工鼻是一种湿热交换器,类似氧气管装置,使气管切开形成的开放式气道改为封闭式气道,保证氧疗并使痰液湿润易于清除,达到保持呼吸道通畅, 提高氧疗效果的目的。现将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4.
重要启事     
目的: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AML22例,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6—55岁,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2例AML中,典型的由血管,平滑肌,脂肪3种成分构成的AML病例有14例,因肿瘤内脂肪成分比例少,影像上不易显示脂肪,称为无或少脂肪成分的AML有8例。结论:AML的CT诊断的关键是确定瘤内有脂肪成分,即使少量也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5.
患者,男,15岁。于2006年1月24日18:00时被刀刺伤左胸部,急诊送入我院。急查胸部X射线片示:心包填塞、胸腔大量积血、血气胸。直接送入手术室行剖胸探查术。入室后心跳微弱、呼吸急促、血压无法测出、各种反射微弱。抢救同时分组进行,一组紧急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心肺复苏;二组紧急剖胸探查止血;三组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中心静脉置管快速输血、输液,应用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等药物抗休克治疗。血压恢复到70/30mmHg、脉搏138次/分。开胸后见心包内血液及血凝块约300ml,胸腔积血约2600ml,并有活动性出血。左心室前侧壁有1.5cm裂口与心室相通,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断裂,左肺下叶有2cm裂口。经清除心包及胸腔积血,在扩充血容量基础上行心脏修补、断裂血管缝扎止血、肺叶修补等,出血得到控制。手术历时3小时,经积极抗休克、心肺脑复苏,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血压控制在90~100/50—60mmHg。8小时后患者清醒,术后给予强有力的抗感染、抗凝、加强肠外营养及综合支持疗法,未发生心肌梗死后遗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6.
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是ICU日常护理工作,这部分患者相对来说易发生院内感染[1]。呼吸机相关肺炎是ICU中院内感染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2]。早期选用抗生素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3-4],广谱抗生素的早期应用也为ICU带来了十分明显的病原菌耐药问题[5]。因而早期获得准确的细菌培养结果,就成了ICU中治疗HAP、VAP等感染性疾病的关键。在日常护理常规中,笔者根据病例气管内吸出物的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来治疗,并将疗效与BAL培养结果对照,取得了满意的果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2002年12月~2005年5月回顾…  相似文献   
27.
患者,男性,70岁。因“左肺鳞癌术后5年,发现气管内转移4月余”收治。患者于2001—10确诊为“左肺中分化鳞癌”,2001—11行“肺癌根治术”切除左上肺。2005—11—10因“间断性咯血、气短50d”在我科查纤支镜见:距声门约5cm处见气管左侧壁一新生肉芽肿突向管腔,占据管腔1/2以上,表面渗血,触之易出血。局部病检示:左肺鳞状细胞癌(中分化),确诊:左肺鳞癌术后气管内转移。患者同时合并有:①高血压病Ⅲ期;②左侧脑梗死后遗症;③2型糖尿病。化疗5个周期后复查纤支镜:气管内瘤体缩小,占据管腔约1/3—1/2,宽基底,表面充血,无出血。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环状软骨前裂开对环状软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幼兔环状软骨前正中裂开,8月后测量环状软骨内径,计算其管腔面积。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兔环状软骨管腔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2)裂开处均由软组织连接,未形成过多瘢痕。结论:环状软骨前裂开对环状软骨及动物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9.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线圈套扎法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也  叶丽梅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556-1556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组8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年龄23~45岁,均为单发性子宫肌壁间肌瘤,直径为3~12cm。术前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有异常出血的患者术前宫腔镜检查及诊刮术,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术前B超检查明确肌瘤的部位、大小、离官腔的距离,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内科合并症。将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中运用1-0微乔线体外自制线圈套扎子宫肌瘤基底部减少出血,B组于子宫肌瘤周围注射缩宫素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30.
无创机械通气是应用面罩或鼻罩代替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与呼吸机连接的一种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本科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肌无力、呼吸困难患,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鼬嘎提高迅速,效果满意,其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