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42篇
  免费   895篇
  国内免费   502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462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2535篇
内科学   736篇
皮肤病学   125篇
神经病学   445篇
特种医学   3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86篇
综合类   4546篇
预防医学   1639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2476篇
  14篇
中国医学   4716篇
肿瘤学   699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440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436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455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714篇
  2012年   925篇
  2011年   1042篇
  2010年   936篇
  2009年   926篇
  2008年   1403篇
  2007年   1100篇
  2006年   957篇
  2005年   1144篇
  2004年   1295篇
  2003年   1135篇
  2002年   753篇
  2001年   632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366篇
  1998年   322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988年如皋县农村发生酵米面集体食物中毒23例(发病率为51.5%),6例当即死亡,17例入院。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治疗1~3周后,全部治愈。从剩余酵米面中分离到1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灌胃给予Wistar大鼠高、中、低剂量的受试药物后,3个月的长期毒性反应情况及死亡情况。方法实验动物分为4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90d。结果一般观察:给药期间各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各剂量组进食量时有波动,增长缓慢;血液学:给药期,各剂量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血液生化:给药期,各剂量组血糖、三酰甘油、总胆红素、钠离子、钾离子指标的变化在正常范围内,其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恢复期,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尿液检查:各组大鼠尿液检测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系统尸检:肉眼观察各脏器无异常改变;脏器系数:给药期及恢复期,部分脏器系数有改变,高、中、低剂量雄性大鼠睾丸、附睾脏器系数增加(与该药物药效学作用一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病理学检查: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各器官和组织学变化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与受试物有关的毒性病理变化。结论通过一般观察、血液学、血液生化、尿液检查、系统尸检、脏器系数以及病理学检查,未发现与受试物有关的病理毒理变化。  相似文献   
63.
辅助性肝动脉泵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辅助性肝动脉泵化疗对减少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局限于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行肝切除时置入肝动脉化疗泵,术后经肝动脉泵注入氟尿脱氧核苷(FUDR)250mg,每周注射2次,术后第1年内注射24次,第2年再重复24次,总共注射48次。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16例完成了整个疗程(48次),1例在FUDR注射15次后因出现较重的肝毒性反应终止化疗。肝切除术后2年内共有3例发生肝转移灶复发,14例(83%)2年肝内无瘤存活。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应用肝动脉泵化疗,可能是一种减少肝内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厌氧菌需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故在常规的检测中不易检出。而厌氧菌中的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又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因此,提高脓汁中厌氧菌的检出率在临床上非常重要。笔者在多年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对厌氧菌的检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前,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CT扫描分为平扫和增强扫描,CT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加压快速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后再进行扫描。应用CT增强扫描可显示普通CT检查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变,还有助于CT平扫检查出的病变作更细致的观察。CT增强检查适用范围广,加之造影剂用量较大,由造影剂本身引发的副反应日益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如何有效避免或减少注药后副反应的发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现将我院CT室开展工作9年来对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及急救护理进行总结,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局部外敷中药配合手足部按摩缓解癌性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美玉 《四川中医》2005,23(8):44-45
目的:探索散结祛瘀、攻毒止痛类中药配合制膏加手足按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癌症患者按住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中药软膏局部外敷且配合手足部按摩,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肌肉注射镇痛剂法,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处理(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中药软膏局部外敷对痛有定处的癌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配合手足部按摩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7.
美学及医学美学与皮肤;美容皮肤科学的进展(继续医学教育);A型肉毒毒素在美容外科的应用体会;保湿护肤品(继续医学教育);保湿眼膜对眼周皮肤滋润作用的评价;  相似文献   
68.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而起杀菌作用的合成抗菌药物。按抗菌性能不同分为一、二、三代,由于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反应轻、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分布好、半衰期长等特点被人们广泛应用。另外,此类药物注射时无皮试也被人们所接受。但随着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出现了较多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9.
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存在严重的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为常见,现将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0.
氯氮平主要副反应的临床分析:附600例报告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