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17篇 |
免费 | 434篇 |
国内免费 | 48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53篇 |
儿科学 | 30篇 |
妇产科学 | 256篇 |
基础医学 | 607篇 |
口腔科学 | 372篇 |
临床医学 | 1953篇 |
内科学 | 1051篇 |
皮肤病学 | 30篇 |
神经病学 | 139篇 |
特种医学 | 49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1753篇 |
综合类 | 4042篇 |
预防医学 | 1048篇 |
眼科学 | 1303篇 |
药学 | 1630篇 |
36篇 | |
中国医学 | 521篇 |
肿瘤学 | 3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276篇 |
2022年 | 346篇 |
2021年 | 444篇 |
2020年 | 304篇 |
2019年 | 286篇 |
2018年 | 138篇 |
2017年 | 256篇 |
2016年 | 320篇 |
2015年 | 355篇 |
2014年 | 724篇 |
2013年 | 812篇 |
2012年 | 950篇 |
2011年 | 1094篇 |
2010年 | 901篇 |
2009年 | 945篇 |
2008年 | 984篇 |
2007年 | 904篇 |
2006年 | 881篇 |
2005年 | 969篇 |
2004年 | 793篇 |
2003年 | 737篇 |
2002年 | 550篇 |
2001年 | 457篇 |
2000年 | 297篇 |
1999年 | 268篇 |
1998年 | 215篇 |
1997年 | 259篇 |
1996年 | 205篇 |
1995年 | 141篇 |
1994年 | 95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在体胃、十二指肠协调运动的实验方法学。方法 青紫蓝兔胃、十二指肠水囊植入 ,应用计算机生物信号分析系统 ,记录生理状态、运动低下、运动亢进动物胃、十二指肠运动。结果 3种不同功能状态下的胃、十二指肠运动协调性实时记录结果与理论预测运动形式相符合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水囊植入法适于胃、十二指肠运动协调性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2.
73.
直电极与弯电极序列人工耳蜗植入深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测量比较Nucleus CI 24M直电极序列和CI24 Contour弯电极序列两种型号植入体的电极植入深度。方法对41例CI 24M和8例CI 24 Contour植入者,术后拍摄耳蜗位X线平片。应用图像处理技术,比照耳蜗螺旋模板,建立电极序列的极坐标图形,测量第22号电极与耳蜗开窗处的极坐标角度,两者之差代表了电极序列的植入深度。以t检验比较两种型号植入体的植入深度状况。结果 无内耳畸形、手术条件相当的情况下,CI 24 Contour植入体的平均插入角度为413°,CI 24M植入体的平均插入角度为316°,P=0.0001。结论CI 24 Contour植入体的植入深度明显深于CI 24M。前者更有利于医师进行植入。 相似文献
74.
迷路纤维化的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迷路纤维化的影像学诊断及对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效果。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报告3例迷路纤维化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CT扫描3例均未发现异常。1例术前MRI提示耳蜗基底间纤维状,1例术后提示对侧耳蜗纤维化。2例病变较轻者成功地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恢复良好;1例因病变严重电极未能植入。结论:MRI在迷路纤维化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迷路纤维化的病因之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一期手术清理中耳病变后,具有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5.
电子耳蜗植入是恢复双侧深度感音神经性聋病人听力的治疗手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作为一种侵袭性外科手术,电子耳蜗植入可引起内耳的解剖和功能上的显著改变,如纤维化、骨化、螺旋韧带和残余 相似文献
76.
人工耳蜗植入时,传统的电极插入法需要经过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切开术、后鼓室切开术和耳蜗切开术。此方法由于技术成熟、稳定而在全世界广泛应用,但存在损伤面神经的风险。 相似文献
77.
林尚泽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3,27(6):370-371
多导耳蜗植入(MCCI)已被广泛用以治疗全聋或严重聋患者,在正常解剖条件下,手术简单、安全、并发症少,但在有中、内耳畸形,耳蜗骨化,中耳炎及乳突术 相似文献
78.
小儿耳蜗植入后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的阈值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应用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技术,测试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阈值以指导小儿人工耳蜗映射调图的策略与时机。方法:应用NRT3.0软件对辐值增长函数进行线性拟合,确定ECAP阈值。比较6例儿童植入者在术后1、2、3个月ECAP阈值的变化,同时比较了7例儿童术中、术后ECAP阈值的差异。结果:ECAP幅值增长函数在接近阈值或进入饱和时不再呈线性。术后ECAP阈值保持稳定。各导电极的术中ECAP阈值比术后阈值平均高约15CL,二者有显著性相关(R2=0.9154)。结论:应选取幅值增长函数的直线段部分进行拟合以确定ECAP阈值。术后应用ECAP阈值指导小儿映射调图时,测试一次ECAP阈值即可。术中ECAP阈值可用作开机时映射图的C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方法。方法 对79名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婴幼儿测试电极阻抗,通过使用主观判断法和客观推测法进行术后调试。结果 电极阻抗测试中74例全部正常(93.67%),3例一个电极异常(3.80%),2例两个电极异常(2.53%)。调试中,1例第13、14号电极引起颜面部抽动,1例第4-22号电极无声反应,电极植入失败。72例使用主观判断法,6例在开机初期使用客观推测法,一、两个月后改用主观判断法进行测试。40例在开机一月内,38例在开机两、三月后建立起听性条件反应。声场啭音测试患儿听阈都在言语香蕉图上限,对言语的大声和响器的大声无不适感觉。问卷调查显示开机后很快即对各种小声音反应灵敏,语言发展进步明显。结论 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采用主观判断法和客观推测法,以主观判断法为主,而术前助听器试戴、术后康复训练是调试准确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应用神经反应遥测 (neuralresponsetelemetry ,NRT)技术 ,测试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electrically evokedcompoundactionpotential,ECAP)阈值以指导小儿人工耳蜗映射调图的策略与时机。方法 应用NRT3 0软件对幅值增长函数进行线性拟合 ,确定ECAP阈值。比较 6例儿童植入者在术后 1、2、3个月ECAP阈值的变化 ,同时比较 7例儿童术中、术后ECAP阈值的差异。结果ECAP幅值增长函数在接近阈值或进入饱和时不再呈线性。术后ECAP阈值保持稳定。各导电极的术中ECAP阈值比术后阈值平均高约 15CL ,二者有显著性相关 (R2 =0 915 4)。结论 应选取幅值增长函数的直线段部分进行拟合以确定ECAP阈值。术后应用ECAP阈值指导小儿映射调图时 ,测试一次ECAP阈值即可。术中ECAP阈值可用作开机时映射图的C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