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7篇
  免费   585篇
  国内免费   39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727篇
内科学   365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2367篇
预防医学   261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889篇
  2篇
中国医学   535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611篇
  2010年   598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649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576篇
  2005年   558篇
  2004年   545篇
  2003年   538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自2000年2月~2002年5月,我们对22例痤疮患者给予三叶二花一枝汤(自拟)口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73.
大黄甘草汤治疗腹部手术后呃逆21例疗效观察刘孟安,闵凡锦,杨际超,陈茂华(中医教研室附属医院中医科外科教研室,256603)关键词手术后呃逆;中医药疗法;大黄甘草汤腹部手术后呃逆,不利于伤口愈合,且易形成习惯性,短时间难以消失,病人非常痛苦。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74.
75.
中药配伍应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枣 仙鹤草功能:益气补虚。应用:用于气短乏力,周身疲劳,或大病初愈而神疲体倦者。配伍分析:本方配伍系江南民间验方,可医脱力劳伤。仙鹤草又名龙芽草,俗称脱力草,言其有补益功能,此说与本草书籍的记载和论述有着很大区别,但是我们在临床应用上,确实具有消除疲劳,医治劳伤过力的作用。据现代研究,仙鹤草的醇浸出物试验于动物,有收缩内脏血管、升高血压、强心、兴奋呼吸、增进血液凝固、使已疲劳的骨骼肌兴奋等作用。大枣据现代报道:有增强实验动物的肌力和体重的作用。两药配伍,能益气补虚,消除疲劳。笔者用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有效。病案举例…  相似文献   
76.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素文  杨秀成 《中医杂志》2005,46(8):610-611
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情凶险,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肠道细菌易位等理论的提出,使我们对SAP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的治疗对于该病的发展及预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7.
<正> 高黄疸系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症状之一,为此,我们从1989~1990年试用大黄赤芍汤治疗高黄疸病毒性肝炎取得明显疗效,现将疗效总结如下。 1 病例选择病例选自符合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胆红素定量>171μmol/L(相当于10mg)或黄疸持续3周以上不退者。男36例,女54例。年龄14~61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37.5岁。胆汁瘀积型21例,  相似文献   
78.
79.
大黄,功效清热解毒,通腑逐瘀。笔者在精神科临床中对精神分裂症辨证为瘀血型、痰火型或瘀热痰火兼见,舌质红绛或紫.舌苔薄黄或黄喊者,采用以大黄为主药的方剂治疗常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0.
陈连荣 《现代保健》2009,(16):26-26
目的探讨大黄蛰虫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大黄蛰虫丸口服1-2丸/次,每日2次,疗程14d。对比两组疗效;同时,将超声检查探及附件增厚,输卵管积液或附件包块80例分为超声阳性组,其余40例分为超声阴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84.7%,明显高于对照组69.9%(P〈0.01)。其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超声阴性组治疗无效率33.9%(27/80),明显高于阳性组的7.5%(3/40)(P〈0.01)。其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长于阳性组(P〈0.01)。结论抗生素联合大黄蛰虫丸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此法是治疗附件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