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松针对小白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松针对小白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以四氯化碳和醋氨酚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赖氏法测定小鼠血清SALT活力并观察醋氨酚中毒对小鼠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松针能降低小白鼠SALT水平并显著提高醋氨酚中毒的小鼠生存率。结论:松针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马尾松松针体外抗血小板活性的成分。方法:利用活性跟踪分离方法和大孔吸附树脂(diaion HP-20)、葡聚糖凝胶(toyopearl HW-40)、反相硅胶(0DS)及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马尾松松针6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个具有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苷(Ⅰ)、阿魏酸(Ⅱ)和槲皮素(Ⅲ)。结论:松针提取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物质基础是黄酮等多酚类化合物,而非之前所预期的大量存在于该植物中的木脂素类和原花青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松针提取物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松针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雌性大鼠切除卵巢,术后1周开始给药,每周测量一次体重,给药14周剥离子宫称重,计算子宫系数;彻底摘除腹部脂肪并称重,计算腹部脂肪系数;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大鼠去卵巢15周后TC、TG、LDL-C均升高,松针提取物有降低TC、TG、LDL-C的作用,但对HDL-C无影响,松针多糖部位的降血脂作用与其它各部位相比更为显著。结论:松针提取物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人体外周血微核试验及人体外周血SCE试验研究了松针提取物对环磷酰胺致突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松针提取物与环磷酰胺共同作用时,能抑制环磷酰胺的致突变性,与微核率及SCE频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9587及r=-0.976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松针挥发油对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以及左室肥大的影响.方法:采用鼠尾袖口法测量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情况,并测量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治疗组相比,血压值无明显差异,但LVMI较高,心肌纤维增粗.结论:松针挥发油对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但这种药理作用不是通过降低收缩压获得的。  相似文献   
16.
松针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口服养阴清肺颗粒配合庆大霉素针+氟奖松针混合液,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350例、B组300例。两组病例均以口服养阴清肺颗粒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庆大霉素针+氟美松针混合液氧气雾化吸入方法,二周后观察疗效。结果A组总效率97.3%,B组总有效率86.46%,两组疗效比较表明:差异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结论口服养阴清肺颗粒配合庆大霉素针+氟美松针混合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比单纯口服养阴清肺颗粒有更好的治疗果。  相似文献   
18.
赤松与长白赤松松针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GC-MS分析赤松与长白赤松松针挥发油的成分。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赤松与长白赤松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进样口温度230℃,色谱柱为HP-5(0.25 mm×30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柱流速为1 mL.min-1,进样量0.5μL,分流比40∶1,程序升温[50℃(5℃.min-1),120℃(8℃.min-1),180℃(5℃.min-1),200℃]。质谱条件:离子源为EI源,电子能量为70 eV,离子源温度230℃,接口温度280℃,质量扫描范围为20~500 amu。结果:从赤松松针挥发油共分离出36个成分,经谱图检索确认了其中的30个成分,已鉴定的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8.37%,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β-水芹烯(20.964%)、α-蒎烯(16.081%)、莰烯(11.529%)、檀香三烯(16.471%);从长白赤松松针挥发油中共分离出34个成分,经谱图检索确认了其中的31个成分,已鉴定的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9.24%,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1-R-α-蒎烯(17.592%)、石竹烯(15.398%)、β-水芹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马尾松针叶聚戊烯醇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50 mg·kg-1)及聚戊烯醇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1),连续7 d ig给予相应的药物后,ip含60%CCl4的橄榄油溶液,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在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马尾松针叶聚戊烯醇20、40 mg·kg-1剂量组能明显抑制急性肝损伤大鼠ALT、AST活性的升高,减轻CCl4引起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结论马尾松针叶聚戊烯醇对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马尾松针叶聚戊烯醇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50 mg·kg-1)及聚戊烯醇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 kg-1),连续7 dig给予相应的药物后,ip含60%CCl4的橄榄油溶液,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在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马尾松针叶聚戊烯醇20、40 mg· kg-1剂量组能明显抑制急性肝损伤大鼠ALT、AST活性的升高,减轻CC14引起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结论 马尾松针叶聚戊烯醇对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