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20篇
  免费   2267篇
  国内免费   654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357篇
妇产科学   114篇
基础医学   941篇
口腔科学   329篇
临床医学   6933篇
内科学   3633篇
皮肤病学   1706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6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663篇
综合类   9991篇
预防医学   8547篇
眼科学   135篇
药学   7248篇
  49篇
中国医学   2076篇
肿瘤学   191篇
  2024年   308篇
  2023年   1134篇
  2022年   995篇
  2021年   1241篇
  2020年   1155篇
  2019年   1265篇
  2018年   688篇
  2017年   1034篇
  2016年   1209篇
  2015年   1353篇
  2014年   2050篇
  2013年   1969篇
  2012年   2531篇
  2011年   2604篇
  2010年   2329篇
  2009年   2141篇
  2008年   2544篇
  2007年   2281篇
  2006年   2009篇
  2005年   2163篇
  2004年   1732篇
  2003年   1460篇
  2002年   1206篇
  2001年   1136篇
  2000年   756篇
  1999年   645篇
  1998年   556篇
  1997年   518篇
  1996年   479篇
  1995年   407篇
  1994年   358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279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270篇
  1989年   268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头部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由卵圆形马拉色菌的真菌引起的皮肤及毛发感染,该菌的大量滋长加速了头皮细胞的代谢,代谢周期达到10~15 d时,会产生大量鳞屑.代谢周期达到5 d左右时,由于新生头皮细胞还没有成熟,头皮部分会产生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本研究观察了59例头部患有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应用中药金银花治疗的临床疗效,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测定肺炎克雷伯茵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552例住院的肺炎新生儿,经气管插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检出革兰阴性茵192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茵84株,占43.7%,该茵对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耐药性最高,为95.2%,其次为替卡西林、头孢塞吩、头孢呋辛、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对它们的耐药性均超过50%,对哌采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21.6%,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21.6%,阳性菌株对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替卡西林的耐药性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株,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茵对碳烯类抗生素哌来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高,产生ESBLs是革兰阴性杆茵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和前列腺痛(PD)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体外短波热疗联合前列腺灸及α1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哈乐治疗CNP和PD患者26例,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与最大尿流率(MFR)变化。结果 有效率为80.8%。治疗前后CPSI和MFR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体外短波热疗联合前列腺灸及哈乐治疗CNP和P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4.
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菌血症,心内膜炎,泌尿系感染,腹腔感染,伤口等严重感染。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加之侵入性治疗以及过度使用氟喹诺酮类和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等因素,导致肠球菌耐药菌所致感染菌株及病例不断增加,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由于这类细菌所引起的耐药菌感染治疗难度大,加之肠球菌对抗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ESBLs的状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调查分析2007.3—2008.12年期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到的521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菌株272株,检出率是52.2%,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未见耐药株,其次是阿米卡星和头孢西丁,分别是1.29%和5.66%,其它如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头孢唑啉等14种耐药率57.93—100.00%,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耐药率最低,未见耐药株,其次是头孢噻肟、头孢呋肟、阿米卡星和氨曲南等耐药率10%以下,其它抗生素耐药率最高只有64.33%.结论: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高,ESBLs(+)菌株耐药性高,呈多重耐药性,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96.
鲍曼氏不动杆菌为革兰氏阴性需氧非发酵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也存在于正常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和泌尿道等部位。该菌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且其分离率与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常从感染患者的血、尿、脓及呼吸道分泌物、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出来.在非发酵菌的感染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而且近年来出现严重多重耐药现象,成为ICU内患者治疗的难题。为了解鲍曼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耐药现状及其趋势,为临床及早、  相似文献   
97.
1988年如皋县农村发生酵米面集体食物中毒23例(发病率为51.5%),6例当即死亡,17例入院。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治疗1~3周后,全部治愈。从剩余酵米面中分离到1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相似文献   
9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tiologicla status of etiologica status of high-pathogenicity island-harboring Escherichia coil(HPIEC) in dianhea disease among children. [Method] Diarrheagenic Esoherichia coli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he stool specimens of 1032 children with dianhea diseases by culturing, serotyp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 (PCR), the High-pathogenicity island-harboring Esoherichia coli (HPIEC) was identified by PCR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Results] A total of 652 strains of E.coli isolated from 1032 stool specimens and confirmed by serotyping, PCR and colony hybridization out of which 225 were identified as diarrheagenic E.coil,including 20 EPEC,81 ETEC, 47 SLTEC, 74 ESIEC, and 3 EIEC strains. 112(17.2%)irp2 virulent gene positive E.coli (HPIEC) were detected from the 652 strains, out of which 24 were from the 74 ESIEC strains and 17 from the 47 SLTEC strains. The typical clinical symptoms of children with diarrhea disease caused by HPI- harboring E.coli included anorexia(87.5%) ,abdominal pain(58.0%), diarrhea (75.9%,Over six episoders, mostly of mucous stool a day), and fever(50.9%). [Conclusion] High-pathogenicity island-harboring E.coli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thogens of diarrhea diseases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99.
神经外科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流行株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从本院神经外科病人临床标本中分离得1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结合病史,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情况。方法:用Etest检测8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通过WHONET5软件分析实验数据;抽提菌株DNA;采用以ERIC2为引物,随机引物扩增DNA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RAPD)对菌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结果:12株铜绿假单胞菌均呈现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RAPD分析显示,除11号标本外,其余菌株均有相同的条带数且在相同的位置上。结论:本院神经外科病人标本中分离的1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右11株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0.
秋冬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