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9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45篇
预防医学   1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66篇
中国医学   43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由苦木科植物Hannoa klaineana的根皮中分离得到5种苦木内酯类化合物(quasi-noids),其中仅15-desacetylundulatone对P388小鼠淋巴性白血病细胞及结肠38腺癌显示出抗癌活性。Undulatone与15-O-β-glucopyranosy1-21-hydroxy-glaucarubolone毒性较大,而6α-tigloyxy-glau-carubol和21-hydroxyglaucartlbolone没有活性。本文对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黄精根茎中的甾体皂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精属Polygonatum sp.为亚洲传统药用植物,用作滋补强壮药。作者从黄精P.sibiricum根茎中分离得到4个新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新西伯利亚蓼苷A(neosibiricoside A,1)、B(2)、C(3)和D(4)及2个已知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PO-2、PO-3。化合物1和2是首次报道的C-1β位具乙酰基的甾体糖苷,  相似文献   
13.
作业场所空气中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曾采用聚乙二醇6000柱直接进样法和二硫化碳吸收液体进样法测定,在实际测定时,前在测定外地样品时采样困难,后采样操作繁杂,两都难以满足突发性事故的监测。光离子化检测器(PID)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低、线性动态范围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环二肽类物质在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生物学研究表明,环二肽类物质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1],其中化合物cyclo(Δisoprenyl His-Δphe)在抗肿瘤方面有较强的作用,比现在临床用药(如紫杉醇)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2].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取代溴苄与1-(2,4-二取代苯基)-2-(1H-吲哚和苯并咪唑-1-基)乙醇反应,合成了一系列1-{2-「(取代苯基)甲基」-2-(取代苯基)乙基-1-吲哚和苯并咪唑类新化合物,并用二倍体稀释法对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真菌试验。  相似文献   
16.
睾丸Sertoli细胞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Sertoli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重点讨论了某些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硝基苯类化合物等在体外和体内研究系统中对Sertoli细胞的毒性作用,作用特点及其作用机理等。  相似文献   
17.
辅酶Q10,又叫癸烯醌、泛醌,为脂溶性酮类化合物,化学名称2,3-甲氧基-5-甲基-6-癸异戊烯基苯醌。1957年由Frederick从牛心线粒体中分离得到。辅酶Q10作为人体中惟一的辅酶Q类物质,其代谢异常与人体的许多疾病相关联。辅酶Q10是细胞自身产生的一种天然代谢激活剂,能激活细胞呼吸、加速产生腺三磷(ATP)。它也是细胞自身产生的天然抗氧剂,能抑制线粒体的过氧化,保护生物膜结构完整性,对免疫有特殊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三个三甲氧桂皮酰胺类化合物:3,4,5-三甲氧桂皮酰异丙胺(8701)、3,4,5-三甲氧桂皮酰环戊胺(8702)和3,4,5-三甲氧桂皮酰另丁胺(8703)的抗惊和镇静作用,发现8701具有明显的影响。它能有效的对抗最大电休克发作、戊四唑和印防己毒素所引起的惊厥,但对士的宁惊厥无效。8702和8703对上述实验性癫痫均无明显影响。8701抗戊四唑惊厥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对中枢神经递质NE和5-HT的影啊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维甲酸类化合物对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甲酸类化合物是维生素A类衍生物 ,包括维甲酸 (reti noicacid ,RA)、维胺酸、维胺酯及天然维生素A等 ,约有 4 0 0 0多种。其中以RA最常用 ,包括几种异构体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retinoicacid ,ATRA)、9顺维甲酸 (9 cisretinoicacid ,9 cisRA)和 1 3顺维甲酸 (1 3 cisretinoicacid ,1 3 cisRA)等。体内外研究发现 ,它们对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及功能维持起重要作用 ,并能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诱导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分化 ,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白桦叶的化学成分做系统研究,以更好的开发利用我国的植物资源。方法采用硅胶柱、凝胶柱及制备薄层色谱法进行了分离,通过波谱技术(^HNMR,^13CNMR,^1H-^1HCOSY,HMQC,HMBC,NOESY)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4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槭木素丁(1),氧杂二苯庚烯(Ⅱ),17-甲基-15-甲氧基-7-7氧代槭木素丁 (Ⅲ),槭木素十一(Ⅳ),结论:化合物Ⅲ,Ⅳ均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分离得以,并纠正了化合物Ⅲ的碳谱数据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