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370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6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149篇
综合类   910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502篇
药学   847篇
  8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曲安奈德注射(intravitreal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IVTA)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macular laser grid photocoagulation,MLG)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diffuse 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疗效.方法 对24例(26眼)DME患者行IVTA治疗,1m后联合MLG治疗.观察联合治疗前和联合治疗后(1、3、6、9、12)m时患者的视力、眼压、眼内炎性反应、晶体及眼底改变,同时应用光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 coherent 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随访6m~18m(平均12m).结果 所有26眼中,有23眼(88.5%)视力提高,3眼(11.5%)视力不变.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联合治疗前为(556±189)μm,联合治疗后(1、3、6、9、12)m时分别为:(285±151)μm;(205±87)μm;(209±107)μm;(216±76)μm;(220±93)μm.联合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本研究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黄斑水肿复发.26眼中4眼(15.4%)术后暂时性眼压轻度升高,1眼(3.8%)白内障加重.结论 IVTA联合MLG可以有效地治疗DME,提高视力并减少黄斑水肿的复发.  相似文献   
992.
陆兴毅 《药物分析杂志》2007,27(10):1652-165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中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方法:采用 Shim-pack C_(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0nm;柱温:室温。结果:醋酸曲安奈德线性范围为15.23~35.55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 为0.77%(n=6)。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能有效地控制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3.
曲咪新乳膏治疗外耳道湿疹合并感染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咪新乳膏治疗外耳道湿疹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62例外耳道湿疹合并感染病人分为2组:曲咪新组31例,男性14倒,女性17例,年龄(25±s 8)a;地塞米松组31例,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26±10)a。2组病人均每日早晚2次外用各药于外耳道皮损处,疗程为2 wk。结果:治疗2wk后曲咪新组有效率为97%,细菌清除率为100%;地塞米松组分别为61%和67%。2组临床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曲咪新乳膏对合并感染的外耳道湿疹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乳膏中联苯苄唑和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方法:采用BDS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以pH 7.4值磷酸盐缓冲液-乙腈-甲醇(25∶15∶60)为流动相,酮康唑为内标,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醋酸曲安奈德的线性范围是0.976~7.808μg.mL-1,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9.6%,RSD为0.71%(n=9);联苯芐唑的线性范围是10.08~80.64μg.mL-1,r=0.9999,加样加收率为99.9%,RSD为0.69%(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联苯苄唑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5.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自2000~2003年在我院就诊并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176例患者,年龄29~60岁,男105例(以建筑工人和钳工为主),女71例(以家庭妇女为主)。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肘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制备醋酸曲安奈德/硅凝胶药膜,观察其体外释放度和释药均一性,以选择释药量符合临床治疗需要的药膜类型。方法:实验于2004-11-10/2005-01-15于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医学系中心实验室进行。利用醋酸曲安奈德药物原粉与硅凝胶混合,在150°C高温硫化2h,分别制备醋酸曲安奈德/硅凝胶A,B,C3种药膜,含药量分别为:0.83,1.11,1.39mg/cm2。各观察时间点样品体外释放度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样品吸收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其释放量,得出释放百分比),并观察药膜释药均一性。结果:①醋酸曲安奈德/硅凝胶药膜体外释放度:A,B,C3种药膜的释药趋势基本相同,硅凝胶释药呈稳定释放趋势,符合Higuichi方程;14d时的体外释放度分别达到18.18%,19.38%,22.38%。C型药膜14d内释药约为20~30mg,药膜释药可达到0.3~0.4mg/cm2。②药膜释药均一性:同型药膜各部分释药在同时间段中的相对标准偏差<3%。结论:从不同药物添加量中,发现C型药膜的释药剂量较为符合临床处方剂量,制膜时使得药膜药物含量达到约1.5mg/cm2时释放量符合临床治疗剂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7.
李琳玲  王芳  张勇  孙荣 《国际眼科杂志》2008,8(9):1860-1862
目的:探讨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眶部放射治疗中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疗效。方法:本院治疗的中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32例60眼,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给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10mg联合眶部放射;对照组给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10mg。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球突出度及睑裂宽度,观察眼球运动及自觉症状,根据Donaldson等的分级评分系统评估治疗效果,并行眼眶CT检查眼外肌和眶周组织水肿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眼球突出度、睑裂宽度及眼病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眼球突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睑裂宽度及眼病分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眼球突出度、睑裂宽度及眼病分值的降低值较对照组明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复视及眼球运动都有改善,CT检查眼外肌和眶周组织水肿都有所改善,但联合治疗组改善率为81%,治疗组改善率为71%。结论: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眶部放射是治疗中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球后注射曲安奈德。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TA)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热休克蛋白47(HSP47)表达的影响.方法 研究RPE细胞分别在0、50、200μg/mL TA的培养条件下,通过RT-PCR检测HSP47 mRNA的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水平.结果 与0μg/mL TA组比较,50μg/mL及200μg/mL TA组HSP47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蛋白水平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 HSP47对胶原的成熟起着重要作用,TA能有效抑制人RPE细胞HSP47的表达,可能是其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及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环索奈德的RP-HPLC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检测波长为242 nm。结果:环索奈德在0.5~0.005 m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0.85)%。结论:本法简便,专属性及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环索奈德含量及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1000.
耳垂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耳垂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方法对12例耳垂瘢痕疙瘩患者采用局部瘢痕皮瓣恢复耳垂正常外形及剩余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胶原蛋白敷贴覆盖创面,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的方法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结果临床应用12例,20个耳垂,随访6~24个月,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本方法简单可行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