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14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聚合酶链反应标记轮状病毒地高辛素探针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标记的地高辛素(DIG)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制备地高辛素标记的人类轮状病毒(HRV)cDNA探针,经cDNA-RNA斑点杂交。结果该探针具HRV特异性,可检出10pg的RNA。应用该项技术检测了120份婴幼儿腹泻粪样标本,其阳性率为65%,明显高于PAGE方法(49.1%)的阳性率。结论PCR方法直接制备地高辛素标记的cDNA探针方便、快速、特异性好、标记率高。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比较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FQ-PCR与常规PCR和探针斑点杂交的灵敏性比较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FQ-PCR与常规PCR和探针斑点杂交三种方法检测HBV-DNA。结果:在15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中,FQ-PCR的检出率是93.59%(146/156),常规PCR为76.28%(119/156),探针斑点杂交为71.80%(112/156)。FQ-PCR显高于常规PCR及探针斑点杂交,P值均<0.05)。结论:FQ-PCR有灵敏,特异,简便的优点,它能为临床疗效观察提供直接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L-1βmRNA在胎儿脑中的表达与某些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杂交法检测胎儿脑中IL-1βmRNA的水平,利用Northern杂交法检测人脑胶质瘤传代细胞U251中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 显示了TPA可明显刺激U251中IL-1β的表达。结论 孕2个月胎儿脑在未加任何刺激的自然情况下即有中IL-1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小儿咽喉乳头状瘤组织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型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小儿咽喉乳头状瘤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PCR产物斑点杂交技术检测35例小儿咽喉乳头瘤组织和10例小儿声带小结(对照组)HPV6、11、16、18、33五个型别的DNA。结果:乳头瘤组织HPV感染率为91.4%(32/35),其中HPV6型检出率为54.2%(19/35),HPV11型感染率为25.7%(9.35),多重型HPV6+11感染率为11.4%(4/35);  相似文献   
15.
尖锐湿疣 (Condylomaacuminata ,CA)由人乳头瘤病毒 (Hu man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引起 ,尽管近年来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但是发生于外耳道者罕见。研究外耳道CA的病因 ,对于减少传播、控制复发具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 ,40岁 ,因右耳痛痒 1月伴少量出血 1d入院。 1月前在街头地摊上掏耳后常感耳内痒 ,自己掏挖 ,轻微疼痛 ,近来挖耳后少许出血。查 :右外耳道前壁见一新生物 ,乳头状突起 ,质软 ,周围少许干血痂。否认冶游史 ,无外生殖器CA。活检 :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于 1994年 9…  相似文献   
16.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引起,尽管近年来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但是发生于外耳道者罕见.研究外耳道CA的病因,对于减少传播、控制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94年2月以来,我们对我院门诊及住院部临床已确诊的1021例乙肝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的乙肝两对半,并同时留标本采用DigHBVDNA探针斑点杂交法及PCR—溴化乙锭法分别检测其HBVDNA。以便探讨DigHBV-DNA探针斑点杂交法及PCR-溴化乙锭法探测HBV-DNA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最佳的检测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1021例血清标本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按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已确诊的患者。抽患者空腹血2份,分离血清。其中…  相似文献   
18.
定量PCR与定性PCR及分子斑点杂交测定HBVDNA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抗原抗体和HBVDNA的检测,聚合酶链反应是检测核酸的一种超微量最敏感的有效手段。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因诊断技术已从定性发展到定量[1]。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病毒基因水平国外已有报道[2]。现将应用PCR定量与定性及分子斑点检测HBVDNA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1997年5月~199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乙肝病人329例,男208例,女121例,平均年龄25-5±15-3岁。按HBV抗原抗体系统不同结果分三组。1.2 试剂检…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和斑点杂交试验检测3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IgH和TcRr基因重排,并对9例完全缓解期患儿进行了微小残留病(MRD)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双基因标记检查较单一基因检测MRD更具优越性,可降低假阴性率,有利于临床预知疾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SM)的耐药性。方法 设计与合成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SM基因rpsL和ms的寡核苷酸探针,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与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生物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并与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PCR-直接测序(PCR-DS)结果比较。结果 53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三种检测方法符合率为100%。9株敏感株rpsL和ms基因的SSCP图谱、膜杂交结果与标准株完全相同;44株耐SM菌株中,33株存在rpsL基因43位密码子AAG→AGG突变,6株有ms基因513位A→C突变,1株有ms基因513住A→T突变,突变检出率为90.9%,40株耐SM菌株和9株敏感株可用膜杂交方法检测出来,与传统药敏试验方法检测符合率为49/53。结论 应用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SM基因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简便、快速,可用于临床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