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96篇
  免费   1833篇
  国内免费   849篇
耳鼻咽喉   307篇
儿科学   1240篇
妇产科学   149篇
基础医学   1266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8447篇
内科学   5976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22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7篇
外科学   1700篇
综合类   18219篇
预防医学   4194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8434篇
  118篇
中国医学   5658篇
肿瘤学   1041篇
  2024年   253篇
  2023年   1015篇
  2022年   987篇
  2021年   1376篇
  2020年   1318篇
  2019年   1460篇
  2018年   605篇
  2017年   1241篇
  2016年   1433篇
  2015年   1632篇
  2014年   2997篇
  2013年   2995篇
  2012年   3579篇
  2011年   3695篇
  2010年   3327篇
  2009年   3143篇
  2008年   3207篇
  2007年   3233篇
  2006年   2848篇
  2005年   2953篇
  2004年   2335篇
  2003年   2253篇
  2002年   1985篇
  2001年   1644篇
  2000年   1225篇
  1999年   983篇
  1998年   955篇
  1997年   824篇
  1996年   696篇
  1995年   650篇
  1994年   579篇
  1993年   398篇
  1992年   328篇
  1991年   312篇
  1990年   298篇
  1989年   270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pico Green dsDNA荧光染色定量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NETs水平,采用T淋巴细胞亚群评价患者免疫功能,对比不同NETs水平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Cf-DNA/NET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而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Cf-DNA/NETs水平上升、有害气体接触、被动吸烟均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浓度的变化,探讨IL-23/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轴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4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42天)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7、IL-23浓度变化。结果①急性期、急性缓解期IL-17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血清中 IL-23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17、IL-23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吸入性糖皮性质激素对IL-17、IL-23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33.
吴美娟 《家庭医药》2016,(7):161-162
目的:分析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施行雾化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接诊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中,随机抽取87例,按照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予以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加行雾化吸入治疗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护理后,无论是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还是治疗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在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提高了治疗效果,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变化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4例,按照有无合并MP感染分为非MP感染组59例和MP感染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1例设为对照组,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及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痰EOS、A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明显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FVC、FEV1、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ACT评分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痰EOS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AC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痰EO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FVC、FEV1、FEV1/FVC及ACT评分呈负相关(P0. 05),与痰EOS呈正相关(P0. 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升高及肺功能指标下降,MP感染能够加重血清TNF-α、Ig E、IL-4升高程度,降低肺功能,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35.
患儿母亲产前及产后抑郁症表现,剖宫产,非母乳喂养,生后第一年连续应用抗生素3d以上,生后2年呼吸道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等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展。吸入治疗是儿童哮喘治疗的基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症状和降低未来风险的首选药物,茶碱药物不应用于哮喘急性期的治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H1受体拮抗剂可作为防治哮喘的辅助用药,盐酸苄达明有可能应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维生素D对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无益。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呼吸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本院儿科就诊的3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依据自愿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175例接受头孢类抗炎药物(头孢孟多酯钠)治疗,研究组1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评价疗效,记录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43%明显高于对照组87.43%(P0.05);研究组肺啰音、咳嗽、发热、气喘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氧分压(PaO_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FVC、FEV1、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干扰素-γ(IFN-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推拿联合穴位贴敷,症状改善所需时间更少,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得以大幅改善,TNF-α、CRP、IFN-γ水平更好维持在合理范围内,疗效增进明显。  相似文献   
3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100-102+10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定量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7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轻重分为Ⅰ组(轻度患者17例)、Ⅱ组(中度患者32例)、Ⅲ组(重度患者24例),并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MSCT低剂量扫描,观察比较各组管腔面积(Ai)、支气管壁面积百分比(WA%)、管壁厚度与体表面积比值(T/BSA)、壁厚度与直径比值(TDR),同时予以肺功能检查,采用定量CT气道分析软件分别测量气道相关参数,并用Siemens Pulmo软件Pearson定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的FEV1均呈逐渐下降趋势,FEV1/FVC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的WA%、T/BSA、TDR比较,均呈逐渐上升趋势,Ai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与WA%、TDR之间呈负相关(r=-0.291,P=0.000;r=-0.473,P=0.000),FEV1/FVC与WA%、TDR之间呈正相关(r=0.285,P=0.000;r=0.472,P=0.000)。结论 MSCT扫描及定量分析可为COPD患者气道病变情况提供可靠的评估信息。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明确高呼气末正压(PEEP)条件下肺泡微循环的变化情况以及液体复苏在高PEEP情况下对肺泡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选用北京当地的15条健康成年杂种狗进行实验,分别观察基线(PEEP 5 cmH2O,1 cmH2O=0.098 kPa)、高PEEP(平均动脉压下降≥20 mmHg,1 mmHg=0.133 kPa)及液体复苏后的呼吸、系统循环及肺泡微循环情况,肺泡微循环利用旁流暗视野成像(SDF)技术进行观察、留取视频结果,线下利用AVA3.2软件进行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高PEEP可导致中心静脉压(CVP)升高(P=0.001)及心输出量(CO)下降(P=0.002),肺泡微循环表现为总微血管数量(TVDa,P=0.036)、灌注血管数量(PVDa,P=0.002)、灌注血管比例(PPVa,P=0.003)、血流状态(MFIa,P=0.002)显著下降,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密度下降不明显(TVDs,P=0.319);液体复苏恢复整体循环后,微循环参数均无显著改善。 结论过高的PEEP水平可导致肺泡微循环的显著恶化,通过液体复苏不能改善由此产生的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