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价不同降压药物组合控制性降压用于全髋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全髋置换术患者分为3组,Ⅰ组为硝普钠组,Ⅱ组为硝普钠+地尔硫卓组,Ⅲ组为硝普钠+拉贝洛尔组。切皮前开始行控制性降压。持续监测并记录降压期间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降压前(T1)、降压后10 min(T2)、20 min(T3),以及停降压后20 min(T4)4个时点分别采集动静脉血检测血糖(BG)和乳酸(LA)。计算收缩压心率乘积(RPP)、动-静脉血糖差[D(v-a)BG]、葡萄糖摄取率(BGER)和动-静脉乳酸差[L(v-a)]、乳酸生成率(LPR)。结果Ⅱ、Ⅲ组控制性降压期间硝普钠用量较Ⅰ组明显减少(P〈0.05);降压期间Ⅰ组HR增快(P〈0.05),而Ⅱ、Ⅲ组HR无明显变化(P〉0.05);停止降压后,Ⅰ组MAP、RPP较降压前显著升高(P〈0.05),Ⅱ、Ⅲ组MAP、RPP较降压前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降压后各时点的动静脉血糖、乳酸与T1相比均升高(P〈0.05);I组降压后各时点的D(v-a)BG和BGER与降压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而Ⅱ、Ⅲ组D(v-a)BG和BGER各时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L(v-a)在降压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Ⅱ、Ⅲ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LPR降压后升高(P〈0.05或0.01),而Ⅱ、Ⅲ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硝普钠联合应用地尔硫卓或拉贝洛尔是较为理想的控制性降压技术,其对机体代谢影响小,药物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分析拜新同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均分为2组(n=53)。研究组行拜新同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照组行拜新同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但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新同联合拉贝洛尔与拜新同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但拜新同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高血压急症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或急骤升高,同时伴有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的当务之急是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在数分钟到1小时内将血压降至安全范围,使衰竭脏器的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5.
高血压急症的现代概念与降压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达120~130mmHg(16~17.3kpa)以上同时合并靶器官损害的一组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需要在监护条件下立即静脉内用药治疗(但通常并不需要降至正常范围)。如果仅有血压显著升高而无急性靶器官损害,则定义为高血压次急症。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对中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调控及孕产期并发症和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中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共240例,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拉贝洛尔组、硝苯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四组,每组60例。治疗期间观察孕妇血压、子宫过度收缩、产后出血、小于胎龄儿及药物副反应,如头痛、头晕、乏力、水肿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拉贝洛尔组血压控制效果相似,硝苯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血压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四组患者在孕产期并发症发病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对照组有18.3%的高药物副反应发生率;拉贝洛尔组和硝苯地平组有10.0%较高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副反应发生率3.3%明显低于前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可以在有效控制中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情况下,减少药物使用剂量,减少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与在拉贝洛尔对治疗急性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的作用。方法随机挑选符合急性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标准的患者60例,并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卡托普利治疗患者;对照组30例,采用拉贝洛尔治疗患者,将两组的血压变异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数据显示卡托普利与拉贝洛尔组的患者病症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卡托普利组的患者在血压变异方面显著高于拉贝洛尔组的患者,此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P<0.05)。结论卡托普利能够明显的改善急性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通过提高血压变异而降低患者的死亡人数,此种效果明显优于拉贝洛尔,是一种有效的放心的药物。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分析治疗妊高征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6例,采用奇偶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拉贝洛尔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妊娠结局、24 h蛋白尿。结果对比2组患者妊娠结局,研究组患者剖宫产1例、新生儿窒息0例、先兆子痫2例、产后出血1例。总例数4例,参照组患者剖宫产4例、新生儿窒息2例、先兆子痫3例、产后出血3例,总例数12例,研究组患者总发生率7.55%低于参照组患者总发生率22.64%,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与24 h蛋白尿,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24 h蛋白尿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妊高征患者采用拉贝洛尔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对患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0.
卡维地洛与拉贝洛尔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与拉贝洛尔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54例)和拉贝洛尔组(53例),分别给予卡维地洛和拉贝洛尔口服治疗24周。观察2组患者血压、心率、血糖和血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在治疗2周时血压均有所下降,在治疗6~8周末下降最明显,并维持至24周。卡维地洛组和拉贝洛尔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3%和78%。治疗后卡维地洛组患者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拉贝洛尔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增高。2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卡维地洛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