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222篇
  免费   8640篇
  国内免费   6010篇
耳鼻咽喉   460篇
儿科学   974篇
妇产科学   894篇
基础医学   5381篇
口腔科学   765篇
临床医学   21742篇
内科学   11521篇
皮肤病学   1167篇
神经病学   9254篇
特种医学   29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1篇
外科学   4869篇
综合类   47137篇
预防医学   12301篇
眼科学   943篇
药学   49057篇
  171篇
中国医学   33291篇
肿瘤学   3826篇
  2024年   963篇
  2023年   3462篇
  2022年   3039篇
  2021年   3735篇
  2020年   3623篇
  2019年   3935篇
  2018年   2031篇
  2017年   3821篇
  2016年   4027篇
  2015年   4741篇
  2014年   8205篇
  2013年   7955篇
  2012年   10668篇
  2011年   11129篇
  2010年   10491篇
  2009年   10422篇
  2008年   12496篇
  2007年   11336篇
  2006年   10993篇
  2005年   11440篇
  2004年   9963篇
  2003年   9359篇
  2002年   7704篇
  2001年   6997篇
  2000年   5477篇
  1999年   4326篇
  1998年   3589篇
  1997年   3422篇
  1996年   3208篇
  1995年   2993篇
  1994年   2402篇
  1993年   1739篇
  1992年   1688篇
  1991年   1604篇
  1990年   1307篇
  1989年   1491篇
  1988年   307篇
  1987年   286篇
  1986年   206篇
  1985年   114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中国药房》2019,(15):2056-2061
目的:研究利培酮缓释片的体外释药行为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介孔二氧化硅为骨架制备利培酮缓释片。采用篮法考察市售利培酮片、利培酮缓释片及其物理混合物在0.1 mol/L盐酸中12 h内的体外释放度(Q_(12h)),并对利培酮缓释片释药模型进行拟合。以氯氮平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灌胃市售利培酮片和利培酮缓释片各2 mg后48 h内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血药浓度(n=6),并用Kinetica 4.4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市售利培酮片(Q_(12h)=97%)和物理混合物(Q_(12h)=95%)比较,利培酮缓释片的释放速率明显减慢(Q_(12h)=83.7%),利培酮缓释片在0.1 mol/L盐酸中的释放更接近于一级释放(R2=0.998 9),以扩散为主、溶蚀为辅。市售利培酮片和利培酮缓释片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以利培酮计t_(1/2)为(4.64±0.93)、(6.65±0.92)h,c_(max)为(34.46±7.75)、(8.57±6.91)ng/mL,MRT为(11.48±1.23)、(17.46±2.10)h,AUC_(0-48h)为(314.39±10.33)、(192.98±49.14)ng·h/mL;以9-羟基利培酮计t_(1/2)为(7.08±0.93)、(10.45±0.78)h,c_(max)为(98.08±5.43)、(54.55±4.88)ng/mL,MRT为(11.48±1.23)、(17.46±2.10)h,AUC_(0-48h)为(894.71±131.15)、(1 227.99±112.12)ng·h/mL(n=6)。与市售利培酮片比较,利培酮缓释片的t_(1/2)和MRT明显延长,c_(max)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培酮经介孔二氧化硅负载后具有缓释作用,可延长药效发挥的时间。  相似文献   
82.
83.
《中国药房》2019,(6):846-850
目的:了解小柴胡汤与化学药联合应用及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现况,为其临床用药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小柴胡汤""化学药""药-药相互作用""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药动学""药效学""Xiaochaihu decoction""Xiaochaihu Tang""Sho-saiko-to""Chemical drugs""Herb-drug interactions""Drug-metabolizing enzymes""Cytochrome""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1998年1月-2018年7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小柴胡汤联合化学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免疫相关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用药情况及其对联用化学药吸收及代谢的影响进行论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 337篇,其中有效文献49篇。其中,关于小柴胡汤与化学药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观察较多,且小柴胡汤分别与雷贝拉唑、单硝酸异山梨酯、恩替卡韦等化学药联用在消化、心脑血管、免疫等系统疾病中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有关两者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则较为有限,只有少量文献报道小柴胡汤可通过影响联用化学药的吸收与代谢等体内过程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结论:临床上小柴胡汤与化学药联用广泛,大多联用的治疗效果优于化学药的单用,两药联用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而影响药效,今后可以从小柴胡汤对肝药酶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加强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保肝药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化疗致肝损伤中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初治使用阿糖胞苷联合伊达比星(AI)方案化疗的初诊患者。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和化疗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根据使用保肝药的数量,分为4组(对照组,1组,2组,3组),比较各组肝损伤发生率。根据使用保肝药的品种,将每组分为若干个亚组,比较各亚组肝损伤发生率。结果:对照组、1组、2组、3组比较,肝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以及用药种类与肝损伤的的发生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预防性使用保肝药物并未减少接受AI方案化疗的初治AML患者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178-182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在评价抗精神病药物(APs)对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服药治疗精神病患者107例作为研究组,按服药时间分为6个组,健康对照组36例,获取并比较各组左室长轴收缩期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结果 (1)研究组总体GLPS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研究组内第1、3、5、6组GLPS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6组较与之无年龄差异的筛选组GLPS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研究组内比较,第1、6组GLPS较第2、3、4、5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TI能准确反映APs对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损害情况,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张明  杨洋  白楠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0):3132-3135
目的 了解解放军总医院抗震颤麻痹药物的应用情况与用药趋势。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2015-2017年解放军总医院抗震颤麻痹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普拉克索、多巴丝肼和恩他卡朋的用药金额始终处于前3位,普拉克索的用药金额逐渐上升,卡比多巴/左旋多巴的用药金额逐渐下降;DDDs排序列前2位的是多巴丝肼和司来吉兰,多巴丝肼的DDDs逐年上升,一直处于第1位;2015-2016年各种抗震颤麻痹药物的DDC较为稳定,2016-2017年各种抗震颤麻痹药物的DDC开始略有下降;除普拉克索和恩他卡朋的B/A始终小于1.00,其他抗震颤麻痹药物的B/A均在1.00以上波动。结论 解放军总医院抗震颤麻痹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其中多巴丝肼、普拉克索和司来吉兰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7.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284-287
目的探讨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抗-HIV筛查与确证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7月本中心进行无偿献血的1 071 489例志愿者的血液样本为实验材料,先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血液样本进行抗-HIV检查,使用ELISA试剂盒对样本进行检验,如有试剂显示为阳性则将此样本记录为筛查结果为抗-HIV为阳性的样本,再使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法)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样本进行确证。结果在1 071 489份样本中有266份样本被初次筛选为抗-HIV阳性,通过确认检查其中有250例确认为抗-HIV阳性,筛查为抗-HIV阳性的概率为0.025%(266/1 071 489),确证为抗-HIV阳性的概率为0.023%(250/1 071 489)。这250例HIV感染者对自己的感染情况未知,后续调查分析这250例感染者中有174例为异性传播,76例为同性传播。结论血站应该建立完善的抗-HIV筛查与确证机制,提高筛选的准确率,提高血液的质量,加强对公众的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力度,增加民众对艾滋病的检查意识。  相似文献   
88.
89.
《中国制药信息》2020,(4):38-40
新冠病毒疫情之下,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中国部分医药企业的停工停产,正在危及全球医药产业供应链安全。国内包括维生素在内的不少原材料已经涨价,印度的医药企业已经开始逐渐感觉到原材料供应的紧张,对于欧美等国医药企业的影响,目前也已在动态评估。对于中国药企来说,这不仅是--场疫情防控狙击战,也是--场捍卫自身产业链地位的大决战,不少药企已经在努力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90.
付英恺  季旭明 《中国现代中药》2020,22(10):1757-1762
药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实践证明有效的2味药物的配伍组合,在临证处方中往往成对出现,并且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瓜蒌-薤白这一经典药对入手,以中华医典(V5.0)和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收集整理临证处方中含瓜蒌-薤白药对的古今典型医案并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功能对瓜蒌-薤白药对的主治疾病及其针对不同疾病的核心药物组成进行分析,探究其组方应用规律,以期为瓜蒌-薤白药对的临床应用及中成药和相关复方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