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5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1年的结局,并评价不同疗效对双相抑郁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ICD-10双相障碍诊断标准患者,急性期进行8周抗抑郁剂和心境稳定剂联合治疗,痊愈和有效者进入1年维持治疗期。用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和疗效。结果:76例患者急性期治疗痊愈者53例,有效者23例。随访1年后,共43例(56.57%)维持痊愈,17例症状复发,总复发率22.36%。痊愈组36例(67.92%)仍保持痊愈,有效组7例(30.43%)达痊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9.176,P=0.002)。痊愈组抑郁复发率低于有效组(3.77%vs.17.39%,χ2=4.091,P=0.045),两组转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32%vs.21.74%;χ2=1.406,P=0.236)。生存分析显示痊愈组平均复发时间显著长于有效组[(10.06±2.14)个月vs.(9.00±3.67)个月;u=9.327,P=0.002]。结论:抗抑郁剂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1年后复发率低,急性期治疗痊愈者优于非痊愈者。  相似文献   
22.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文彬  韩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952-2952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第二代新型抗抑郁剂,常见SSRIs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氟伏沙明、舍曲林等。本文重点对上述SSRI的疗效、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3.
袁建 《北方药学》2018,(1):173-174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精神科门诊一周处方用药情况.方法:调查我院精神科门诊一周处方,统计所患疾病种类和用药情况.结果:①在调查的213例患者中,抑郁症127例,占59.6%;精神分裂症43例,占20.2%;双相障碍14例,占6.6%;焦虑症9例,占4.2%;躁狂症8例,占3.8%;②在127例抑郁症患者中,单一用药25例,占19.7%;联合用药42例,占33.1%;单一联合苯二氮卓类60例,占47.2%;在4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单一用药11例,占25.6%;联合用药25例,占58.1%,单一联合苯二氮卓类7例,占16.3%;③在213例患者中,抗精神病药使用居前两位的是奥氮平36例和奎硫平13例,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见表2;抗抑郁药使用居前两位的是草酸艾斯西酞普兰54例、米氮平45例,抗抑郁药使用频率见表3;心境稳定剂使用居前两位的是碳酸锂11例、丙戊酸钠4例,心境稳定剂使用频率见表4;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使用居前两位的是阿普唑仑100例、氯硝西泮40例.结论:本院精神科就诊的疾病谱系广,药物使用合理,能够综合考虑药物的药理作用、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以及个体化用药方案等因素.  相似文献   
24.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8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状况。方法 选择1999/2004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86例,回顾性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详细用药情况。结果 18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186例中双相躁狂障碍94例,双相抑郁障碍82例,快速循环型1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42例。②双相抑郁发作时,首选抗抑郁剂治疗占95%,同时合并情感稳定剂治疗者占20%;双相躁狂发作时,首选碳酸锂治疗占84%,首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95%,首选碳酸锂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79%。结论 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用药及治疗方案需要规范,应以“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作为标准。  相似文献   
25.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双相情感障碍(Biplar Dsorder,BPD)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发病率约1%~8%,终生患病率1.5%~3.0%。BPD占精神科临床情感障碍约50%,是当今全球主要精神卫生问题。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躁狂和抑郁以及混合发作,可伴有焦虑、冲动、物质滥用,自杀率约15%。该病功能残疾相对较高,病程复杂,易复发,治疗难度大。由于BPD极易被误诊和不恰当的治疗,因此对其未能获得满意的识别率和及时有效的治疗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鉴于上述情况作者对BPD的临床治疗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索影响抑郁症患者抗抑郁剂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241例抑郁症患者给予抗抑郁药治疗6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分,采用减分率评定疗效。分析人口学因素、基线HAMD、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定(MMPI-2)、认知功能评分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转运体(5-HTTLP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3种基因多态对疗效的预测。结果:基线HAMD评分(β=0.771,P0.001)、MMPI-2中偏执(Pa)分(β=-0.322,P=0.032,R2=0.451)、连线测验B评分(TMT-B)(β=-0.045,P=0.013)、汉诺塔总分(β=-0.067,P=0.026)、数字广度(倒序)分(β=-0.974,P=0.025)及GR BclI基因G-等位基因携带者(P=0.05)与抗抑郁剂HAMD减分率有关。整合模型回归分析显示,结合基线HAMD评分(β=0.894,P0.001)、MMPI-2-Pa分(β=-0.155,P=0.036)和TMT-B分(β=-0.038,P=0.034)3个预测因子可解释57.1%的变异。结论:基线HAMD评分、MMPI-2-Pa分和TMT-B分可预测抗抑郁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27.
沃泰西汀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强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的活性有关,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本文对沃泰西汀的临床药理学、临床评价和安全性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入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组42例及氟西汀对照组41例,观察8w,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判断疗效。结果在试验结束时,柴桂温胆定志汤组有效率为83.71%,对照组效率80.95%。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 HAMD评分在第2w两组较治疗前即有明显差异,一直维持到第8w。结论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盐酸氟西汀胶囊相当。  相似文献   
29.
《心理与健康》2011,(3):6-7
以前,尽管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剂能使厌食症病人增加体重,但却容易导致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甚至增加猝死率,所以,目前基本不采用这类药物了。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不同治法干预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符合CCMD-3诊断焦虑障碍患者56例,分为药物结合生物反馈的治疗组、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每组28例,6周为1个疗程,观察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SAS、HAMA得分情况均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焦虑障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