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5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4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69篇
内科学   104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3697篇
预防医学   79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09篇
  26篇
中国医学   145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558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720篇
  2010年   643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625篇
  2006年   639篇
  2005年   594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6 毫秒
21.
患者女,51岁,因情绪波动出现头晕、心慌、胸闷、心前区痛、恶心、呕吐4小时入院。查体:BP23/15kPa,脉搏82次/分,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语言及四肢活动正常,双肺(一),心律齐,82次/分,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Ⅱ级SM吹风样杂音,不传导,腹部(一),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ECG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总结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快速心房纤颤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经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经抢救治疗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快速心房纤颤并急性左心衰竭9例(16次)患者进行治疗方面的回顾分析.结果9例(16次)患者14次抢救成功,成功率87.0%,但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有5例患者在抢救时或出院后1~2年内猝死.结论该组患者经传统"强心、利尿、扩血管",控制心房纤颤、心室率等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应在未发生肺泡性肺水肿及心源性休克之前,尽早尽快地应用血管扩张剂及联合应用小剂量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并维持治疗24~72 h.其中以酚妥拉明加多巴胺和(或)多巴酚丁胺效果可能较佳,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不及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4.
去春千闲挂月,秋池共语济世,岁月轮回今又是,再瞻用药实事。承继倡导合理用药宗旨,由本刊主办的第4次心血管系统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于8月2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专家圆桌会议的医、药学专家有华琦、汪家瑞、孙宁玲、孙忠实、吴学思、孙文萍、赵奎君、卢燕、刘红旭、鲁卫星、苗阳、黄进、张石革、吕强等,会议围绕高血压、高脂血、左心衰竭、脑卒中等药物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不良反应预警等话题展开探讨,并达成共识。现整理后发表于此,期盼对临床治疗实践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25.
赵惠  司亮 《国医论坛》2005,20(6):9-10
李七一教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临床经验丰富,余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导师论治心衰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6.
张岩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4):526-527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最终结局。也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因。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心衰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已发挥了币要的作用,而新一代的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中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药物。对2003年12月~2004年12月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应用卡维地洛和倍他乐克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心力衰竭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65岁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心衰的诊断一直缺乏客观的指标。近年的研究表明,心室分泌的B型尿钠肽,包括BNP和NT—pro—BNP与左心衰竭有密切关系,它们可对心衰的诊断,预后及治疗监测提供客观可靠的指标:也可预测心肌梗死后发生的心衰和死亡。作用于细胞膜钠泵的地高辛样免疫反应因子和奥巴因样因子也有望成为心衰的新标志物。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白介素6与心衰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对上述物质进行综述,也涉及其他与心衰有关的体内成分。  相似文献   
28.
收缩压(即通常说的上压)小于120mmHg,即被认为是正常的血压,如果血压大于140mmHg,就是高血压。当血压过高时,心脏的负荷也增大,长期的高血压会使心肌肥厚、重构,最后可引起心功能衰竭。所以医生们会认为,心功能衰竭的病人低血压是个好的征兆。这个想法不一定正确,近日有临床  相似文献   
29.
潘春华 《医药世界》2005,(12):89-90
我科自1999年以来进行整体护理病房的探索,产后贫血合并心衰是产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护理工作如何配合医生救冶此类病人以提高成功率,我科对此类病人实施了整体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总结4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采用芬太尼30ug/kg、咪唑安定0.2~0.3mg/kg、维库溴胺0.2~0.25mg/kg静滴,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并适当延长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P>0.05),诱导后、插管时、插管后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组间P>0.05)。术后死亡4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顽固性低心排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顽固性心衰1例。死因均与术前病史较长,全身其它脏器功能受损严重和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有关。术后平均呼吸支持时间(25.6±6.8)h。结论 中等剂量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适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延长呼吸支持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