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8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21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1篇
临床医学   1861篇
内科学   588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1篇
特种医学   2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43篇
综合类   3228篇
预防医学   5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21篇
  38篇
中国医学   41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520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419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599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914篇
  2010年   898篇
  2009年   950篇
  2008年   942篇
  2007年   944篇
  2006年   843篇
  2005年   723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445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稳心颗粒治疗持久性心房颤动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稳心颗粒治疗持久性心房颤动24例,并与倍他乐克组进行对比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收集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内科资料齐全的47例持久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年龄55~78岁,病程8~25a,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因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1·2排除标准(1)对所服药物过敏或因药物不良反应不能按规定服药者;(2)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3)有β受体阻滞剂禁忌症者。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开始12·5mg/次,2次/日,随后采用2周倍增法或根据患…  相似文献   
72.
ACC/AHA/ESC 2006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指南即将完成,与原指南的主要改变在于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法则和抗凝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73.
有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总结临床试验对心房颤动行节律控制或频率控制治疗的评价,结果表明,节律控制的优势未获证实,而频率控制方法简便易行,其效果至少与节律控制相同,应将频率控制作为心房颤动一线干预对策,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着重于复律治疗的方案应作调整。  相似文献   
74.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心力衰竭,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围手术期发生房颤,可使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增加手术的风险及手术后的并发症。近年来,笔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心房颤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降低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AF)发生率及对左心房内径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给予雷米普利(2.5~15)mg/d口服,连服50个月。对照组苯磺碳氨氯地平(2.5~10)mg/d口服,连服50个月。结果治疗50个月后治疗组AF发生率3.4%,对照组AF发生率为8.05%;治疗组左心房内径缩小(2.0±1.5)mm,对照组左心房内径缩小(0.0±1.6)mm。2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米普利可降低高血压患者AF的发生率并缩小左心房内径。  相似文献   
76.
《中国医刊》2006,41(3):64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为常见的心脏病之一。据估计,我国的房颤患病人数达1000万以上。房颤的危害包括:①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俗称心跳紊乱),其本身即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适,例如心慌、胸闷等;②如果患者同时并存有其他心脏疾患(如心力衰竭、冠心病等),房颤的发作还会诱发或者加重这些疾病;③房颤患者脑卒中(严重者表现为偏瘫,甚至致死)发生率高达无房颤者的5倍以上。以占房颤患者绝大多数的非瓣膜病房颤来讲,其年脑卒中发生率为5%,如果以前曾发生过一次脑卒中,那么再次脑卒中的年发生率则升至12%。据统计,至少有35%的房颤患者在其一生中将至少发生一次脑卒中;④房颤并不是一种“良性”的疾病,  相似文献   
77.
78.
79.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中预防左房食管瘘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左房食管瘘是一种发生率极低却极为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只有个案报道。由于左房与食管的解剖关系,可采用选择较低能量、远离食管的消融线、影像学技术以及食管温度的实时监测等方法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80.
本文回顾性分析Valsartan Heart Failure Trial(Val-HeFT)数据库,评价有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房颤动(Af)发生率,确定发生Af的预测因素,评价缬沙坦对Af的预防作用。Val-HeFT是一项随机双盲对照平行试验。入选标准:年龄≥18岁,既往有HF病史及临床表现至少持续3个月,Ⅱ~Ⅳ级心功能(NYHA),病情稳定,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地高辛、β阻滞剂至少2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40%,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舒张期内径/体表面积>2.9cm/m2。符合以上标准者5000例。随机服用安慰剂2/d,或缬沙坦40mg,2/d,每2周剂量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