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4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30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218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999篇
内科学   522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3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46篇
综合类   2044篇
预防医学   552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526篇
  4篇
中国医学   944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438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411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延迟就诊的因素。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及自编简明就诊因素问卷对68例ADHD患儿的家长进行调查评定,分析影响延迟就诊的相关因素。结果61例患儿完成调查。所有因素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3个自变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分型(Beta值:-0.449),接触知识(Beta值:0.369),父亲文化(Beta值:-0.268)。结论影响患儿就诊时间延迟的因素有3种情况,其顺序如下:(1)ADHD的注意缺陷型;(2)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卫重知识;(3)父亲的文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102.
中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证明中药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应用中药胎盘粉胶囊治疗骨折延迟愈合35例,并用西医钙制剂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4.3%,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则分别为10%和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3.
<正>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是手术后较少见的早期并发症.该症病程有时可迁延达数周,临床上常误诊为器质性梗阻而再次手术的教训已屡见不鲜.本文报告4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陷窝蛋白-1(Cav-1)水平与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患者为延迟愈合组,1∶1配比选取70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正常愈合组患者为正常愈合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LISA检测血清HMGB1、Cav-1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Cav-1水平对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正常愈合组比较,延迟愈合组血清HMGB1(2.71±0.42 ng/mL vs 3.68±1.04 ng/mL)、Cav-1(10.85±1.89 ng/mL vs 13.03±2.07 ng/mL)水平降低(t=7.204、6.497,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OR=1.095,95%CI:1.036~1.157)为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HMGB1(OR=0.936,95%CI:0.904~0...  相似文献   
106.
段文江  陈勇  丁一  刘国印 《西部医学》2023,35(8):1152-1157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骨折患者,均予以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分为延迟愈合组(37例)和正常愈合组(61例)。分别于骨折后1、4、8、12周采集患者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人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骨钙素(BGP)、Ⅰ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INP)、碱性磷酸酶(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骨生化代谢指标水平,并采用Pearson分析骨生化代谢指标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 骨折1周时,两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正常愈合组(P<0.05),且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但延迟愈合组炎症因子水平波动较正常愈合组更明显(P<0.05)。骨折1周时,两组患者血清BGP、PINP、ALP、IGF-1等骨生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各时间点血清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骨折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患者血清BGP水平逐渐升高并高于正常愈合组,血清IGF-1水平逐渐升高但低于正常愈合组,骨折8、12周时延迟愈合组患者血清PINP水平低于正常愈合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与血清BGP呈正相关(r=0.523,P<0.001),与血清IGF-1呈负相关(r=-0.467,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骨折8周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诊断骨折延迟愈合的曲线下面积高于0.7,提示其具有较好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对骨折延迟愈合诊断的灵敏度更高(P<0.05)。结论 延迟愈合骨折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指标水平随骨折时间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变化,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波动明显,且术后8周时血清炎症因子对预测骨折延迟愈合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明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复合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得明胶—聚乳酸载五氟脲嘧啶(5—Fu)微球,以混合型乳化剂Tween—80:Span—80=5:1—作为初乳乳化剂,O—羧甲基壳聚糖作为复乳乳化剂,考察了明胶—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条件对微球的成球性、药物包封率及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的选择、内部水相药物浓度和PLA分子量等均对载药微球的结构与性能产生影响,经优化条件得到了成球性和体外释放都比较好的载药微球。  相似文献   
108.
Indomethacin has been encapsulated with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s for controlled release. Gelatin and alginate were alternatively deposited on indomethacin microcrystals. The released amount of indomethacin from coated microcrystals in pH6. 8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BS) was measured with a UV spectrophometer. The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 capsule thickness was proved to control the release rate. The effects of osmotic pressure existed during the release process of indomethacin from microcapsules coated by (gelatin/alginate) 4.  相似文献   
109.
制备盐酸恩丹西酮缓释片并对影响释药的因素进行考察。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了盐酸恩丹西酮缓释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选最佳处方和工艺。对影响释药的因素,如HPMC的黏度和用量、填充剂的种类、制片工艺、润湿剂及释放介质pH等进行了考察。盐酸恩丹西酮缓释片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HPMC的黏度、填充剂的种类及测定释放度的转速对该缓释片的释药几乎无影响,而制片工艺、润湿剂及释放介质pH值对缓释片释药影响较大。盐酸恩丹西酮缓释片在体外12h缓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0.
自1940年提出微乳(microemulsion)概念后,1970年起微乳开始被用作疏水性药物的载体,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提出了自微乳释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Selfnan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NEDDS)这一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概念。自微乳释药系统易于制备,服用方便,在体内生理条件下自发形成微乳,稳定性好,易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