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58篇
  免费   807篇
  国内免费   1289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452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613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2980篇
内科学   4870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5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0篇
外科学   452篇
综合类   8448篇
预防医学   201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789篇
  46篇
中国医学   2187篇
肿瘤学   476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501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573篇
  2015年   651篇
  2014年   1184篇
  2013年   1166篇
  2012年   1376篇
  2011年   1502篇
  2010年   1395篇
  2009年   1308篇
  2008年   1301篇
  2007年   1265篇
  2006年   1327篇
  2005年   1300篇
  2004年   1132篇
  2003年   1239篇
  2002年   1174篇
  2001年   1157篇
  2000年   1082篇
  1999年   777篇
  1998年   723篇
  1997年   639篇
  1996年   455篇
  1995年   332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孙东梅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62-2964
目的研究胃镜下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疣状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Hp阳性疣状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接受胃镜下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Hp根除情况。结果观察组病灶总有效率(96.30%)、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2.59%)较对照组(44.44%、44.44%)高(均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Hp根除率[85.19%(23/27)]与对照组[62.96%(1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阳性疣状胃炎患者应用胃镜下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且Hp根除率高。  相似文献   
992.
赵胜乾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4):2627-2629
目的分析加味逍遥散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90例Hp阳性胃炎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西药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逍遥散,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Hp根除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42/45)]高于对照组[77.78%(35/45)](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痛、反酸烧心、胃内嘈杂、纳呆少食积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Hp根除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80.00%(36/45)](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炎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诊断为PBRG的230例患者为观察组,245例非胆汁反流性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评估两组间胃黏膜充血和糜烂、萎缩、肠化、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PGR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p感染率分别为52.2%和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GR下降率为26.1%,对照组为6.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黏膜充血和糜烂、萎缩、肠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可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炎症及萎缩、肠化的发生,联合检测PGR可进一步评估胃黏膜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能力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患者疾病复发的影响,为防治消化道疾病提供干预依据。方法对痊愈出院的1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研究,筛查出Hp阳性患者(以下称复发者)和Hp阴性患者(以下称未复发者),采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比较复发者与未复发者的健康行为能力的差异。结果 1年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疾病复发率为44.00%。复发者SRAHP总分为(53.23±15.35)分,运动维度得分为(11.48±6.37)分,健康责任维度得分为(14.28±5.34)分,营养维度得分为(13.16±4.79)分,心理安适维度得分为(14.33±5.42)分;未复发者SRAHP总分为(66.41±14.22)分,运动维度得分为(14.47±5.23)分,健康责任维度得分为(17.56±4.36)分,营养维度得分为(16.72±4.16)分,心理安适维度得分为(17.68±4.55)分,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4、2.58、3.38、3.97、3.36,P〈0.01)。结论健康行为能力是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患者疾病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总体上较高,成人中感染率达到40%~60%。随着Hp根除治疗的普遍开展以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与2种抗生素联合根除Hp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的根除率正逐步下降,其根除率低于或远低于80%。  相似文献   
996.
闭文伟 《内科》2014,(4):405-406
目的探讨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HP阳性的P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HP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更好(P0.05);HP阴转率更高(P0.01);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阴转HP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谭小玉  陈俊健  黎雨  方妮 《内科》2014,(4):431-433
目的分析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沉(ES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1)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0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COPD组),1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ESR及hs-CRP,并检测HP感染情况。COPD患者根据有无感染HP,将其分为HP阳性组(79例)和HP阴性组(41例)。分别比较COP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HP阳性及HP阴性COPD患者的ESR及hs-CRP水平。对HP阳性组进行根除HP治疗后再次检测ESR及hs-CRP,比较根除HP治疗前后其水平的变化。结果 (1)COPD组较健康对照组、HP阳性组较HP阴性组ESR及hs-CRP均增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除HP治疗后ESR及hs-CRP均有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是一种气道炎症疾病,HP感染可影响COPD患者各项炎性指标,其通过参与COPD患者炎性过程,可能是HP参与并加重COPD疾病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唾液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胃肠疾病的关联性,探讨幽门螺杆菌唾液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细菌培养法,分别对163例胃肠疾病患者的唾液(实验组)和27例非胃肠疾病患者的唾液(对照组)进行检测,并测定阳性样本的Hp分离菌株尿素酶活性及菌液pH值。结果 163例胃肠疾病患者的唾液中有24例(14.72%)检测出Hp,27例非胃肠疾病患者的唾液中有18例(66.67%)检测出Hp。实验组24例Hp分离菌株尿素酶活性高于对照组18例Hp分离菌株,pH值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唾液中幽门螺杆菌致病性可能存在差异,唾液中尿素酶活性较高、菌液pH值较低的幽门螺杆菌可能与部分胃肠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Hp的唾液检测作为一种无创,无痛,安全的检测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Hp感染的根除率,探讨成功根除Hp对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Hp感染的稳定期COPD患者89例并分为根除组和不根除组,其中根除组又分为克拉霉素组和莫西沙星组.三组皆接受常规COPD治疗.克拉霉素组联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次枸橼酸铋.莫西沙星组联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次枸橼酸铋、莫西沙星.患者分别在入组时及随访12个月时接受肺功能检测、运动耐力评价、呼吸困难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并统计1年内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克拉霉素组Hp根除率[48.4%(15/31)]低于莫西沙星组[87.1%(2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P=0.032).27例不根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的下降程度与53例成功根除Hp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7,P=0.265).入组时与随访12个月时比较,53例成功根除Hp者6 min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总评分均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t=1.884、1.877、1.773,P=0.032、0.025、0.034),27例不根除组患者则皆未获改善.53例成功根除Hp者1年内平均COPD急性发作次数(1.2次)与不根除组(1.9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2,P=0.034).结论 COPD患者接受含莫西沙星的Hp根除方案或可获较高的Hp根除率.Hp感染的COPD患者根除Hp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胃黏膜病变演化过程中抗氧化蛋白Peroxiredoxin 6(Prx6)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根据组织形态学将104例临床内镜检查活检标本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3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5例)、肠上皮化生(32例)及异型增生(14例)4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Prx6的表达水平。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Warthin-Starry银染检测H.pylori感染。结果 Prx6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4%(13/33)、80.0%(20/25)、93.8%(30/32)、92.9%(13/14),过表达率分别为15.2%(5/33)、44.0%(11/25)、81.3%(26/32)、85.7%(12/14)。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H.pylori阳性者Prx6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者(P<0.05),肠上皮化生组Prx6的表达在H.pylori阳性者和阴性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胃黏膜病变演化过程中,Prx6的表达随着胃黏膜病变的进展而增加,H.pylori在胃黏膜病变演化的早期阶段促进了Prx6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