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27篇
  免费   1083篇
  国内免费   674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116篇
妇产科学   156篇
基础医学   1039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3891篇
内科学   2851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291篇
特种医学   9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4204篇
综合类   9313篇
预防医学   1354篇
眼科学   184篇
药学   3935篇
  108篇
中国医学   1753篇
肿瘤学   373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669篇
  2022年   641篇
  2021年   877篇
  2020年   889篇
  2019年   978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774篇
  2016年   866篇
  2015年   926篇
  2014年   1592篇
  2013年   1509篇
  2012年   1803篇
  2011年   1874篇
  2010年   1568篇
  2009年   1595篇
  2008年   1827篇
  2007年   1629篇
  2006年   1618篇
  2005年   1671篇
  2004年   1136篇
  2003年   1124篇
  2002年   993篇
  2001年   762篇
  2000年   572篇
  1999年   435篇
  1998年   374篇
  1997年   318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为79.00%(27/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58.20±19.56)min,术中出血量(490.47±109.97)m 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255.43±32.92),术中出血量(1309.79±105.66)m L。观察组术后出现腰背部疼痛2例(6.67%),观察组出现5例并发症(16.6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较前路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合并上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对3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合并上尿路感染患者行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结果 3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取石,本组一次结石排除成功率93.75%(30/32),平均手术时间35.06 min。术后1周内体温均恢复正常,术后2周内尿常规检测指标正常。无输尿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合并上尿路感染,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胸腰椎单节段骨折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与伤椎置钉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在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基础上,给予伤椎置钉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及VA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未发生深部感染、螺钉断裂、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均获10~24个月随访,与术前比较,术后Cobb’角、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改善明显,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与伤椎置钉固定联合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恢复椎体高度理想,有效缓解疼痛,且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手术后临近节段退变实施再手术的疗效。方法对17例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患者,再次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目测类比评分、ODI指数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脊柱学者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结果术前及术后目测类比评分:平均术前8.5,术后3.5。VAS评分:术前平均86.16.%,术后平均32.29%。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脊柱学会相关评定标准,总优良率70.59%(12/17)结论对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实施再手术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分期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老年颈胸段长节段脊柱结核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自2006-12-2011-06诊治的老年颈胸段脊柱结核8例均行分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结核复发.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8~64个月,平均39个月.术后3个月内ESR均降至正常.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2例,E级5例.结论 对于老年长节段颈胸段结核采用分期后前路手术具有彻底清除病灶、矫正畸形、360°植骨、重建稳定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与其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06-2012-06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245例的相关资料.采用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术131例,行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术114例,测量伤椎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中间的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的椎体压缩率、矫正度丢失、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21.8个月,随访期间椎体高度均无严重丢失,无钉棒弯曲、松动或断裂.伤椎椎体压缩率由术前的(45.59±5.2)%和(46.48±7.5)%降至术后的(8.76±4.8)%和(9.24±4.6)%;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25.8±3.8)°和(24.6±4.2)°降至术后的(9.8±1.7)°和(8.6±2.7)°,两者无明显变化(P>0.05).2组伤椎中间高度由术前的(56.74±8.6)%和(55.60±7.3)%升至术后的(85.26±10.52)%和(92.5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与其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7.
背景 临床常用局部麻醉药物的体内生物半衰期短,且局部组织的高药物浓度极易产生中枢神经和心血管毒性反应. 目的 综述局部麻醉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内容 阐述PLGA相关研究,局部麻醉药PLGA微粒的类型与制备工艺,PLGA在不同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结果,临床研究进展及存在的缺陷和改进等四方面的相关内容. 趋向 局部麻醉药缓释系统的研究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好的镇痛药物和麻醉方式,但是在载药量、生产工艺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998.
<正>患者男,86岁,以"左腹股沟区可复性巨大包块30年,不能还纳20年,突发增大伴疼痛1 d"于2014年8月31被鞍钢集团总医院收治。既往有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入院查体:T37.5℃,P101次/min,R29次/min,BP170/90 mm Hg(1 mm Hg=0.133 k Pa),平车入病房,精神差,面色苍白,心律快,呼吸急  相似文献   
999.
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在1838年被首次介绍,但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报道[1]。日本学者依据患者颈椎平片上OPLL的不同特点将其分成四种类型:节段型、连续型、混合型以及局灶型[2]。颈椎平片在OPLL诊治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如Fujiyoshi等[3]把OPLL患者颈椎曲度及骨化大小合并一起并提出K-line的概念,认为K-line阴性的患者行后路手术术后改善不明显;而且颈椎平片因其单次费用[4]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究avR导联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射频消融的患者150例,分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组(AVRT组n=82)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组(AVNRT组n=68),观察窦性心律及室上速发作时avR导联QRS波终末部形态(假r波或粗顿)和ST段抬高(水平型,上斜型,及下斜型)改变情况.结果 与窦性心律相比,AVRT组avR导联QRS波终末部形态改变共5例(6.0%),AVNRT组avR导联QRS波终末部形态改变有50例(7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AVNR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72.0%、82.4%、83.1%;与窦性心律时相比,AVRT组avR导联ST段抬高的发生数为59例,AVNRT组avR导联ST段抬高的有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AVR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73.5%、94.0%、91.0% .结论 与窦性心律相比,avR导联假性r波或粗顿以及ST段抬高对判断PSVT的类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PSVT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