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1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74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368篇
  3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目的分析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认知功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小儿癫痫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认知功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可提高疗效及患儿认知功能,降低GFAP水平,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痫症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为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目前,抗痫西药的控制率为75%~80%[1],但有的患者在服药同时,甚至出现“致痫作用”[2]。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小儿癫痫大发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对象 癫痫大发作患者90例(符合癫痫大发作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64例,女性26例;年龄1~4岁14人,4~10岁52人,10~17岁24人,其中最小13个月,最大17岁;病程小于1年18例,1~3年45例,3~6年10例,6~10年7例,其中最短2个月,最长10年。治疗前曾服用卡马西平19例,苯妥英钠22例,中(成)药25例,…  相似文献   
13.
《中南药学》2004,2(3):174-174
卡马西平作为抗癫痫药应用于临床。截至2003年第一季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有关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有严重皮肤损害52例,其中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39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8例,剥脱性皮炎5例,并有1例死亡;血液系统反应9例,其中自细胞减少7例,全血红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1例;肝功能异常3例。  相似文献   
14.
王广发  熊莺  刘伟忠 《热带医学杂志》2006,6(2):185-187,180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清中卡马西平体积百分比的比较研究。方法收集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服用CBZ的21例癫痫患者血样。用本实验室已经建立的HPLC法和FPIA法分别检测卡马西平对照品的甲醇溶液、卡马西平对照品标准血清、患者血清中卡马西平体积百分比,采用配对t检验考察两种方法分别测定卡马西平对照品的甲醇溶液、卡马西平对照品标准血清、患者血清中卡马西平体积百分比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HPLC法与FPIA法检测卡马西平对照品甲醇溶液、卡马西平对照品标准血清中卡马西平体积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009、0.767,P值分别为0.325、0.452);检测患者血清中卡马西平血药体积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t=4.919,P<0.05),FPI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卡马西平血药体积百分比较HPLC法偏高。结论FPI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卡马西平血药体积百分比过程中,CBZ的活性代谢产物环氧化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10,11-epoxide,CBZ-E)可能对FPIA法测定CBZ有干扰,导致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15.
阿片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严重危害个体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及社会安定。戒毒成败关系着民族兴衰及国家兴亡。现有戒毒方法均难以有效地降低复吸率,其重要原因在于对阿片依赖的神经可塑性机制了解较少。我院张瑞岭教授在建立SD大鼠吗啡依赖及药理干预模型的基础上,有机地将  相似文献   
16.
新抗癫癎药影响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晓东  孙黎  袁孝蓉 《中南药学》2004,2(4):233-235
近10年来,对癫癎的研究迅速发展,临床上出现了一批新的抗癫癎药物(AEDs),如奥卡西平、氨己烯酸、拉莫三嗪、唑尼沙胺、加巴喷丁、硫加宾、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与传统的抗癫癎药物相比,疗效相似,而耐受性更好.另外几个新抗癫癎药物的疗效相近,治疗谱相似.癫癎患者需要长年用药,甚至终身服药,因此,选择抗癫癎药物主要是基于药物的耐受性、避免对身体和精神的不良反应、防止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认知功能损害是影响癫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大鼠杏仁核点燃模型研究MK-801(地佐西平)及其联合用药的抗癫痫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杏仁核慢性电刺激点燃模型,测定不同剂量的MK-801对点燃模型各项指标的影响,探讨MK-801与其他抗癫痫药的协同作用,用氨基脲诱发的小鼠惊厥模型测定MK-801抗惊厥作用。 结果MK-801(0.1~0.25 mg·kg-1)可剂量依赖性抑制杏仁核点燃,缩短后放电时程,降低Racine's分级;在对点燃均无明显影响的剂量下,MK-801(0.05 mg·kg-1)与抗癫痫药(苯巴比妥、丙戊酸及尼卡地平)合用可缩短后放电时程或降低Racine's分级。MK-801(0.1~0.25 mg·kg-1)显著降低小鼠氨基脲诱发的发作潜伏期、惊厥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MK-801具有抑制大鼠杏仁核点燃的作用,增强苯巴比妥、丙戊酸及尼卡地平的抗癫痫活性,为临床的合并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治疗成人部分性发作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94例成人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予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电图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脑电波α、β及δ频段相对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θ频段相对功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治疗成人部分性发作癫痫临床效果较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但与左乙拉西坦比较,奥卡西平对脑电图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比较拉莫三嗪(LTG)和奥卡西平(OXC)单药治疗成人新诊断局灶性癫痫的长期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癫痫专病门诊新诊断的局灶性癫痫,随机分成OXC组和LTG组,根据临床情况调整剂量,OXC最大剂量1200 mg/d,LTG最大剂量300 mg/d,至少随访3年,评估二种药物单药治疗成人新诊断局灶性癫痫无发作率、保留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009年6月-2016年6月符合入组标准146例,其中OXC组74例,LTG组72例,2组1年无发作率分别为35.1%和51.3%(χ2=3.9,P=0.047),3年无发作率分别为21.6%和40.2%(χ2=5.96,P=0.015),LTG组总体无发作率高于OXC组(P<0.05); OXC组和LTG组1年保留率分别为59.5%和69.4%(χ2=1.59,P=0.208),3年保留率分别为44.6%和51.4%(χ2=0.68,P=0.411),LTG组总体保留率亦高于OXC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OXC组和LTG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均为皮疹(6.8% vs. 8.3%)。结论 LTG单药治疗新诊断成人局灶性癫痫的长期无发作率高于OXC,两者不良反应较轻,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