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2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76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41篇
  7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分析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从2013年1月~6月,在我院选择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原舒巴坦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原舒巴坦,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原舒巴坦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有显著性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2.
1例4岁男性患儿因重症肺炎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0.8 g静脉滴注、1次/12 h。治疗第3天,滴注该药约15 min时,患儿出现茶色尿、腹痛、皮肤苍白、四肢发凉,立即停止滴注。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计数1.7×10 12/L(治疗前4.7×10 12/L),血红蛋白67 g/L(治疗前121 g/L),网织红细胞计数0.12,总胆红素54.7 μmol/L,间接胆红素42.4 μmol/L,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尿蛋白(++),尿潜血(++),尿胆原(+++),尿红细胞87个/HP。考虑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导致的急性溶血,并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及其他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换用注射用阿奇霉素。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第9天,患儿血常规、尿常规恢复正常,直接Coombs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 了解摩根摩根菌的临床分布状况及其耐药性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法 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再经VITI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部分药敏采用K-B法.结果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检测到60株摩根摩根菌,主要分布在痰液(43.3%),其次为创面分泌物(20.0%),该菌种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唑啉耐药性最严重,耐药率几乎为100.0%;其次为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50.0%;耐药率最低的为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吡肟,耐药率均为0.0%.结论 已在多种标本中检测到摩根摩根菌,该菌耐药性较严重,对其引起的感染可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吡肟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995.
患者女,77岁。因发热近1个月,于2004年6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在39℃左右,伴乏力、食欲不振,偶有恶心、呕吐。外院予环丙沙星治疗3d后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6d后血培养示凝固酶和葡萄球菌均阳性,先后应用万古霉素、磷霉素治疗2周,替考拉宁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通过对头孢哌酮抗性基因(CPZ^r)的性质研究,进一步探讨E.coliHX88108多质粒共存并介导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Nitrocefin法检测CPZ^r表达产物,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β-内酰胺酶活性,采用试管二倍液体稀法进行CPZ^r克隆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同时还进行头孢哌酮(CPZ)对CPZ^r克隆菌株耐药性诱导试验和温度敏感突变试验。结果 CPZ^r表达产物为β-内酰胺酶,其酶活性强且与耐药质粒pFC表达产物的活性基本一致。CPZ^r只编码对氨苄青霉素、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和第三头孢菌素中CPZ的耐药性,而对其他抗生素敏感。实验结果还显示了质粒pFC经多次传代后介导CPZ的耐药性显著下降,诺氟沙星、氨基糖甙类耐药性消失。CPZ^r克隆菌株CPZ耐药性增加为药物诱导所致,而非温度敏感突变。结论 耐药基因CPZ^r是通过编码β-内酰胺酶介导产生CPZ耐药性的,在抗生素压力下,CPZ^r克隆菌株对CPZ的耐药可以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97.
头孢哌酮/舒巴坦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112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自2002年9月起共对11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预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肾移植患者112例,男72例,女40例;年龄16~72岁,平均43.5岁.  相似文献   
998.
头孢哌酮/舒巴坦是近年来开发的头孢菌素复合制剂,对多数G^ 菌和G^-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我们用它治疗下呼吸道感染184例,并与头孢塞肟钠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头孢哌酮致双硫仑反应误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行冠脉造影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59岁。因饮酒时突发心前区疼痛、头痛、恶心伴呕吐就诊,既往冠心病、前壁心肌梗死病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少量饮酒史30a余。急诊查心电图示;STV1-4弓背向上抬高,考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给予扩冠、抗凝等治疗,并急诊冠脉造影,未见异常。术中患者血压低至50/20mmHg,予多巴胺治疗后送入病房,心前区疼痛持续2h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1000.
近几年来,随着头孢哌酮的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越来越多,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特点为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毒性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