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70篇
  免费   2505篇
  国内免费   880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371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1157篇
口腔科学   329篇
临床医学   7543篇
内科学   4551篇
皮肤病学   1645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8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1271篇
综合类   12037篇
预防医学   8839篇
眼科学   132篇
药学   7840篇
  52篇
中国医学   2822篇
肿瘤学   1087篇
  2024年   311篇
  2023年   1158篇
  2022年   1046篇
  2021年   1303篇
  2020年   1231篇
  2019年   1316篇
  2018年   726篇
  2017年   1072篇
  2016年   1265篇
  2015年   1456篇
  2014年   2244篇
  2013年   2148篇
  2012年   2794篇
  2011年   2921篇
  2010年   2652篇
  2009年   2478篇
  2008年   2925篇
  2007年   2602篇
  2006年   2274篇
  2005年   2489篇
  2004年   2037篇
  2003年   1758篇
  2002年   1472篇
  2001年   1428篇
  2000年   1086篇
  1999年   912篇
  1998年   858篇
  1997年   854篇
  1996年   756篇
  1995年   669篇
  1994年   571篇
  1993年   385篇
  1992年   431篇
  1991年   380篇
  1990年   328篇
  1989年   333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01.
固定桥桥体龈底形态对接触区黏膜微生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烤瓷桥桥体龈端不同形态设计对牙槽嵴顶黏膜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对60例磨牙烤瓷修复的患者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和计算机鉴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种类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均有增多。其中,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细菌种类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舟底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3个月后,各组链球菌和奈瑟菌的组成比例变化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类细菌组成比例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对桥体底黏膜微生态的影响考虑,烤瓷桥舟底式桥体优于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磨牙桥体设计。  相似文献   
102.
1 青霉素类抗生素。本类药物可分为:(1)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3)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②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相似文献   
103.
17例暴发型流脑病人的监护及护理,广州市番禺区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调查,2005年广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外周血核因子-kB表达的研究,诊断败血症基因芯片的构建,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的病原学分析,新生儿败血症108例病原学检测及预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亚败血症12例临床观察,854例败血症病原体分析。[编按]  相似文献   
104.
铜绿假单胞菌亦称绿脓杆菌,为专性需氧菌。用传统半固体培养基保存绿脓杆菌的方法,一般3个月左右就需再次移种;若保存到半年则有存活率低、复苏后色素不明显、长期保存易发生变异等缺点。本研究目的在于用超低温甘油保存法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以期寻找更适合绿脓杆菌保存的  相似文献   
105.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  尹新中 《吉林中医药》2009,29(2):102-103
在人体十二经脉和脏腑的相互联系中,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和大肠不仅在脏腑、经络等方面相互联系,且在胚胎发育、免疫学、解剖学上也相互关联.肺与大肠生理相关,病理相互影响,应重视肺肠并治,脏腑兼顾.肺肠并治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和肠病,可收到较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6.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或排便艰涩不畅。中医治疗将其分为实秘和虚秘。治法上,实者宜通泄,虚者宜润补,应注意审证求因,审因论法。对便秘的中医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7.
江成林 《中医研究》2009,22(5):52-53
肺为脏、属阴,大肠为腑、属阳,两者相距甚远。《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其支者,以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又曰:“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肠……”由此可以看出,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两经的属络关系。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故二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8.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以发热、乏力、自汗、顽固的关节或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对慢性布病的治疗,我国在多年的防治实践与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布病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通常对于中药作用的认识都是从中医传统的机理进行分析、归类运用;很少从现代中药药理方面来认识其作用机理,故临床应用时,对药物作用并不十分清晰,运用也很困难。所以要运用中药药理学阐述治疗慢性布病的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使中药作用的认识更清晰、更直观,易于运用。布病的变态反应是引起慢性布病病理改变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为…  相似文献   
109.
吉林省2000~2005年布氏菌病病原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吉林省是布病重疫区,流行较久,危害严重。在各级政府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多年的防治,1988年达到控制区标准。近年来,各种原因的影响下,人、畜间布病疫情回升,暴发点增多,发病率逐年增高。为及时了解疫情现状,掌握流  相似文献   
110.
1781例菌阴肺结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结核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与部分肺部其他疾病相类似,而痰检抗酸杆菌阳性率在40%-60%左右,有的报道仅26.1%,菌阴肺结核很难在患者就诊早期确诊。因此临床上通过增加检查方法提高菌阴肺结核的痰菌检出率,纤支镜检查就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纤支镜检查在菌阴肺结核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我们收集了15年在本院确诊并做纤支镜检查的菌阴肺结核病人1781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