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02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4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文章对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的靶向给药系统进行了综述,包括主动靶向的大分子载体系统,被动靶向的微粒给药系统以及很有应用前景的磁性药物制剂.  相似文献   
72.
长期以来,有机染料一直被用来标记生物大分子来研究各种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细胞功能的影响。但是由于有机染料的一些缺点,例如较窄的激发谱,光稳定性较差,荧光寿命短等,限制了其作为标记物在生物分子、细胞、体内生物成像研究中的应用。量子点(QD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荧光标记物,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光谱特征和光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水溶性,对细胞、生物体无毒性,因此QDs将成为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标记物。现就量子点在生物分子、细胞及体内生物成像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73.
多数资料己证实,输入大量中分子右旋糖酐(中右)可干扰血型的鉴定、凝血机制、出血时间延长并产生出血倾向、内皮系统功能,或致肾功不全等。但对烧伤休克期输入过多中右影响水肿回收期的情况,尚未见报道。本文对1981~1989年特重烧伤142例,其中92例接受中右扩容。重点对其中83例进行分析。一组为合理用量组1500ml以内,另一组为超量组1500ml以上,发现超量组水肿回收明显延长。作者对其延长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是中右虽分子量平均为70000,但大小不等,大分子溢出血管后回收困难,二是中右结合水分较白蛋白为高,如此而致水肿回收期延长。  相似文献   
74.
尿中不同分子量的大分子分离物,由于分子量、化学结构、化学性质的不同,对尿石形成的作用也不相同。而分子量相同的大分子分离物,正常人和病人也有明显的差异。作者认为这种差异是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们进一步探讨尿石症发病机理的一个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75.
癌胚抗原(CEA)是1965年由加拿大学者从结肠癌和胎儿肠中提取的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它是由癌和内胚细胞分化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分子量为200000左右[1].  相似文献   
76.
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以相对非侵入方式对血液及体液中的具有反映疾病标志的细胞、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涉及肿瘤、感染、自身免疫、妊娠等。由于其在肿瘤领域的广泛开展,液体活检通常主要指对血液中肿瘤细胞及相关肿瘤分子标志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77.
张彬  赵秀品  周立文 《山东医药》2006,46(14):55-55
文献报道,95%的佝偻病为维生素D缺乏致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但遗传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维生素D受体(VDR)是介导1-25(OH)2D3发挥生物效应的核内生物大分子,维生素D的许多生物学功能均通过VDR介导靶基因转录而实现。VDR基因近年来被认为是遗传调控骨和钙、磷代谢的侯选基因。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对60例中重度佝偻病患儿行维生素D基因多态性检测,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8.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过程中肠道通透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认为与内毒素有关。内毒素主要来源于肠道。有研究发现,酒精性肝病及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增加。现尚少有对大鼠NASH各阶段肠道通透性动态变化情况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动态观察了NASH模型大鼠肠道通透性的变化,旨在探索肠道通透性改变在NASH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韩鹦赢 《中外医疗》2014,(34):189-190
在国内及国际关于肾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中,高通量透析作为先进性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了更好的推进高通量透析的发展及为其他医学工作者提供系统的相关研究借鉴,该文将对高通量透析技术到目前为止的发展概况,其他科研工作者针对其治疗相关疾病进行的研究以及前景发展进行综合性整理。  相似文献   
80.
血浆置换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技术,是用来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的血液净化疗法;其是利用离心或膜分离技术分离并丢弃体内含有高浓度致病因子的血浆,同时补充同等体积的新鲜冰冻血浆,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2013年我科应用血浆置换技术成功抢救毒蕈中毒患者1例,通过护理实践笔者体会到,治疗前充分准备、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及对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是使治疗过程顺利进行及提高血浆置换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