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乙酰噻吩和2—噻吩乙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2.
1-(5-硝基-2-噻吩亚甲氨基)-咪唑烷-2-酮(1)具有抗曼氏血吸虫作用。考虑其结构与硝唑咪相似,推测该化合物可能也具有抗日本血吸虫作用,故合成了该化合物及其类似物。药理筛选证明,1确有较显著的抗日本血吸虫作用。  相似文献   
63.
设计合成了11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噻吩硫羰基腙衍生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测定,其组成和结构得到证实。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9种受试菌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设计合成的中间体噻吩硫酰肼(M)对多数受试菌种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表明噻吩环与NCS结构结合对此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一个理想的防复吸治疗药物,不但能阻滞毒品与阿片受体结合,防止吸毒成瘾,而且能有效地缓解稽延症状,减少心理渴求;且自身依赖潜能小(或没有依赖),不良反应少,长期服用不耐受,使用方便易得,顺应性好。在现有的防复吸治疗药物和措施中,只有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有可能同时具有以上特点。噻吩诺啡是我所设计合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  相似文献   
65.
利用铜锂试剂在酯基存在下选择性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的特征,将溴代丙二酸二乙酯引入噻吩环的3-位,设计了合成3-噻吩丙二酸(TM A)的新路线。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对α -三噻吩 (α -T)作用后的白纹伊蚊幼虫进行形态学观察 ,以进一步探讨α -T对蚊幼虫的毒杀作用机制。方法 对不同浓度α -T处理后的蚊幼虫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光镜观察。结果 实验组蚊幼虫中肠细胞出现空泡 ,伸长 ,破坏 ;脂肪体细胞轮廓不清 ,被红染的小滴填充 ,棕色颗粒增多 ;马氏管管腔狭窄 ,形状不规则 ,胞内蓝色颗粒变浅增多。结论 α -T的主要作用靶器官包括中肠、脂肪体、马氏管 ,其主要作用方式包括触杀、胃毒等。经α -T和近紫外光 (UVA)处理后的白纹伊蚊幼虫的死亡是其多个器官受损的结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使用液体培养基,建立一种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菌种初步鉴定的非放射快速荧光检测法。方法 应用自制的非放射荧光检测管,利用水溶性对硝基苯甲酸(PNitro benzoic Acid,PNB)和噻吩-2-羧酸肼(2-Thiophene carborylic acid hydrazide,TCH)对15株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78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做体外抑菌试验,确定其在菌群鉴定试验中的应用浓度。结果 PNB的应用浓度为100μg/ml,可有效地区别结核杆菌复合群与非结核分枝杆菌;TCH的应用浓度为2.5μg/ml,可有效地区别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菌群鉴定结果7~10d可得到报告。结论 本法经济实用,并将分枝杆菌菌群鉴定结果报告时间由传统的LJ方法的28d缩短为7~10d。  相似文献   
68.
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的基础上,加用VM26(鬼臼噻吩甙)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5例。结果完全缓解(CR)12例(800%)。初治12例,CR10例(833%),复治3例,CR2例(666%)。CR12例中7例(583%)仅用1个疗程即达CR。远期疗效仍在观察中。DA+VM26方案骨髓抑制较严重。取得高缓解率的原因可能同阿糖胞苷和鬼臼噻吩甙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9.
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为催化剂,三甲苯基磷(P(o-tol)3)为配体,4,3’-十二烷基-2,2’-联二噻吩(M1)和2,8-二溴-5-(2-己基癸基)苯并三噻吩(M2)为单体,采用Stille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基于苯并三噻吩和联二噻吩单元的共轭聚合物(PBTT)。采用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电化学分析分别研究了聚合物PBTT的热性能、光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PBTT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低的最高占有轨道能级(HOMO);聚合物薄膜最大吸收峰位于469 nm,光学能带隙为2.10 eV;将聚合物与 [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61BM)共混材料作为活性层制作了本体异质结构太阳能电池器件,在模拟太阳光源AM 1.5 G 100 mW/cm2照射条件下,该器件获得了高达1.00 V的开路电压,初步的能量转化效率为0.43%。  相似文献   
70.
以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作为催化剂,通过Stille 偶联反应,2-二异丙基氨基-4,6-二氯均三嗪分别与2,5-二(三丁基锡)噻吩和2,5-二(三丁基锡)-3,4-乙撑二氧噻吩共聚合成了含2-二异丙基氨基均三嗪的两种新型π-共轭聚合物聚(2-异丙基氨基三嗪噻吩)(P1)和聚(2-异丙基氨基三嗪3,4-乙撑二氧噻吩)(P2)。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 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循环伏安(CV)、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测试手段对共聚物P1、P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所得聚合物P1、P2都有一定的结晶性,在氯仿、四氢呋喃、三氟乙酸等常用有机溶剂里有一定的溶解性。P1、P2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出现在354 nm和374 nm处。 在CHCl3溶液中,P1与P2的最大发射峰分别出现在454 nm和442 nm处; P1和P1薄膜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为513 nm和493 nm。与P2相比,P1在 0~-1.8 V出现明显的n-掺杂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