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803篇
  免费   6170篇
  国内免费   3298篇
耳鼻咽喉   725篇
儿科学   2239篇
妇产科学   1255篇
基础医学   5894篇
口腔科学   927篇
临床医学   47255篇
内科学   25577篇
皮肤病学   1934篇
神经病学   2812篇
特种医学   40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3篇
外科学   11940篇
综合类   79989篇
预防医学   29136篇
眼科学   1345篇
药学   46540篇
  436篇
中国医学   21441篇
肿瘤学   3532篇
  2024年   592篇
  2023年   2412篇
  2022年   2440篇
  2021年   3457篇
  2020年   4174篇
  2019年   3801篇
  2018年   1907篇
  2017年   4249篇
  2016年   4401篇
  2015年   5395篇
  2014年   15133篇
  2013年   16375篇
  2012年   23134篇
  2011年   23060篇
  2010年   20725篇
  2009年   18459篇
  2008年   28865篇
  2007年   22889篇
  2006年   20282篇
  2005年   25024篇
  2004年   12985篇
  2003年   4783篇
  2002年   4057篇
  2001年   3473篇
  2000年   2801篇
  1999年   2222篇
  1998年   1948篇
  1997年   1583篇
  1996年   1289篇
  1995年   1281篇
  1994年   1200篇
  1993年   519篇
  1992年   508篇
  1991年   448篇
  1990年   254篇
  1989年   486篇
  1988年   174篇
  1987年   147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0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26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16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pico Green dsDNA荧光染色定量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NETs水平,采用T淋巴细胞亚群评价患者免疫功能,对比不同NETs水平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Cf-DNA/NET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而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Cf-DNA/NETs水平上升、有害气体接触、被动吸烟均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血脂检测的意义。方法:将我院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目标,设为观察组,另外将同时期的8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脂含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脂检测含量值中 TC、TG、LDL -C 等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 HDL -C 值差异 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实施血脂检测,可提高诊断依据,对糖尿病的治疗预防以及病程的了解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浓度的变化,探讨IL-23/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轴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4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42天)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7、IL-23浓度变化。结果①急性期、急性缓解期IL-17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血清中 IL-23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17、IL-23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吸入性糖皮性质激素对IL-17、IL-23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变化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4例,按照有无合并MP感染分为非MP感染组59例和MP感染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1例设为对照组,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及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痰EOS、A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明显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FVC、FEV1、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ACT评分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痰EOS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AC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痰EO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FVC、FEV1、FEV1/FVC及ACT评分呈负相关(P0. 05),与痰EOS呈正相关(P0. 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升高及肺功能指标下降,MP感染能够加重血清TNF-α、Ig E、IL-4升高程度,降低肺功能,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将腰硬联合麻醉法用于老年下肢手术患者所产生的麻醉效果并对此麻醉方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于接受我院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择126例,均分为两组。试验组63例患者以腰硬联合麻醉作为麻醉方式,对照组患者63例的麻醉方式则为硬膜外麻醉法。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对运动神经起到的阻滞作用明显强于对照组,前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也少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中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对机体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且能够减轻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患儿母亲产前及产后抑郁症表现,剖宫产,非母乳喂养,生后第一年连续应用抗生素3d以上,生后2年呼吸道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等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展。吸入治疗是儿童哮喘治疗的基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症状和降低未来风险的首选药物,茶碱药物不应用于哮喘急性期的治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H1受体拮抗剂可作为防治哮喘的辅助用药,盐酸苄达明有可能应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维生素D对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无益。  相似文献   
107.
由于精神病患者病程长,难于治愈,且易复发而致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家属对患者疾病的康复丧失信心,护士应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利用探视机会,认真宣传相关精神卫生知识、预防措施,让探视者了解精神病的性质、症状表现和康复因素,给患者更多的体谅、理解、关怀和爱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从探视前,中,后分别探讨探视中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措施治疗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远期疗效的改善分析。方法:对某院从2013年11月~2015年5月接受的86例患者进行跟踪研究,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病人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包括心理治疗、肢体锻炼、语言训练等在内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患者经过6个月的常规方法和综合康复治疗后的肢体康复情况、语言恢复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肢体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语言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患者肢体、语言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生活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在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实施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显示,100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良好34例,有效控制40例,26例血糖偏低,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护理患者状态优于护理前,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