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27篇
  免费   1605篇
  国内免费   63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2708篇
基础医学   1135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3834篇
内科学   844篇
皮肤病学   198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8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77篇
综合类   10018篇
预防医学   380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500篇
  66篇
中国医学   4063篇
肿瘤学   997篇
  2024年   281篇
  2023年   997篇
  2022年   822篇
  2021年   1072篇
  2020年   994篇
  2019年   1170篇
  2018年   556篇
  2017年   1064篇
  2016年   1103篇
  2015年   1074篇
  2014年   1689篇
  2013年   1622篇
  2012年   1947篇
  2011年   2012篇
  2010年   1809篇
  2009年   1799篇
  2008年   1966篇
  2007年   1733篇
  2006年   1519篇
  2005年   1433篇
  2004年   1371篇
  2003年   1231篇
  2002年   863篇
  2001年   715篇
  2000年   564篇
  1999年   355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卵巢多房囊性病变的MRI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多房囊性病变的MRI及临床资料。结果:14例多房囊性病变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7例,多呈T1WI、T2WI高信号及大房周围多个小囊表现,3例可见液-液分层,1例术前被误诊为粘液性囊腺瘤;输卵管卵巢脓肿2例,呈病灶周围炎性及厚壁明显强化表现,术前均被误诊为卵巢肿瘤性病变;卵巢甲状腺肿1例,表现为多房囊实性病灶、实性部分及包膜明显强化,术前被误诊为囊腺癌;囊腺瘤/癌4例,术前MRI诊断无误。结论:MRI能清楚显示卵巢多房性病变,由于影像科医生对这些疾病尤其部分少见病的认识相对不足,常常导致误诊;在全面分析病变MRI信号特点的同时,加强业务知识更新,密切结合临床,很多误诊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BOT)的病理特征,并探讨其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49例BOT患者术后标本做病理学特征研究,并对其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BOT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8.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51.0%)。组织病理学分型:黏液性肿瘤占55.1%,浆液性肿瘤占38.8%,其他病理类型占6.1%。10例病理切片中发现微乳头或间质微浸润;5例伴腹膜种植性生长,其中4例为非浸润性种植,1例为浸润性种植。本研究组共3例复发,占6.1%,且均伴有微乳头生长或间质微浸润。结论 BOT病理类型主要为黏液型及浆液型,部分病例可出现微乳头生长或间质微浸润及腹膜种植。微乳头生长、间质微浸润与腹膜种植为复发相关因素,首诊发现以上病理特征者需注意术后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畸胎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卵巢畸胎瘤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畸胎瘤64例患者中,手术病理确诊58例卵巢囊性畸胎,占90.63%;其它6例,占9.37%。术前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证实相符58例,符合率90.63%(58/64)。超声诊断卵巢畸胎瘤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91.38%,准确度为90.63%。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方便、分辨率高,高敏感、高特异的特点,可观察瘤体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有助于卵巢畸胎瘤与其它卵巢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994.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影响较大[1].为了解昌吉州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流行趋势,制定防制措施,现将昌吉州2004~2013年的猩红热疫情进行分析,了解流行特征和规律,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利用量子点(QDs-SA605)荧光及免疫组化法对热休克蛋白(HSP)70进行标记,检测PCOS及PCOS伴2型糖尿病(2-DM)大鼠卵巢中HSP70的表达情况。方法将23日龄雌性SD大鼠分为PCOS组、PCOS伴2-DM组及对照组,PCOS组及PCOS伴2-DM组以硫酸普拉睾酮钠9mg/100g皮下注射20d;PCOS伴2-DM组则在硫酸普拉睾酮钠停药后第2天给予链脲佐菌素(STZ)45mg/kg腹腔注射1次,PCOS组及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盐缓冲液。注射后72h处死大鼠,观察卵巢形态学改变,测定血清性激素、胰岛素及血糖水平,并以QDs-SA605荧光标记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血液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和PCOS伴2-DM组血清E2、T、血清胰岛素(INS)及空腹血糖(FBG)均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伴2-DM组的血液中INS及FBG浓度均高于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量子点荧光标记法与免疫组化法结果均显示大鼠卵巢组织中有HSP70的表达,颗粒细胞中表达较多,主要为胞质表达,HSP70的表达趋势为正常组PCOS组PCOS伴2-DM组,HSP70表达量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鼠卵巢中存在HSP70的表达,且在正常组、PCOS组及PCOS伴2-DM组间存在差异;HSP70在各组间的差异表达可能与PCOS及PCOS伴2-DM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通过过氧化氢(H2O2)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原代颗粒细胞(mGC),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H2O2抑制mG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H2O2、JAK2抑制剂AG490(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处理mGC;用CCK-8、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PCNA)水平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T-PCR检测JAK2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AK2、p-JAK2、STAT3、p-STAT3、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2O2与AG490均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降低mGC活率。750μmol/L的H2O2处理mGC 24h明显降低细胞活率(P0.01),降低PCNA蛋白水平(P0.01),并下调JAK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80μmol/L的JAK2抑制剂AG490可降低细胞活率(P0.01),且使细胞中的p-JAK2、JAK2、STAT3、p-STAT3、PCNA、Cyclin D1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 H2O2抑制mGC增殖可能与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探讨芬吗通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及卵巢早衰(POF)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及其对患者血清中性激素及血脂的影响。方法筛选本院生殖医学科门诊和住院部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120例DOR和POF的患者纳入研究,将病人随机分为芬吗通治疗组和人工周期治疗组,各60人。随后按照FSH水平,将患者分为DOR(10U/LFSH40U/L)和POF(FSH40U/L)组。比较两组患者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血清性激素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1)芬吗通治疗后,DOR和POF组患者血清FSH、LH水平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OR患者治疗后E2值水平比治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OF患者治疗后E2值水平比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人工周期治疗组中,DOR和POF患者治疗后血清FSH和LH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OR患者治疗后E2值水平比治疗前略有下降,而POF患者治疗后E2值水平比治疗前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HDL-C值显著上升,TC、TG及LDL-C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吗通治疗组与人工周期治疗组比较,治疗后TC、TG、HDL-C及LDL-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芬吗通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人工周期治疗组;芬吗通治疗组中DOR和POF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人工周期治疗组同类患者(P0.05)。结论 DOR及POF患者通过芬吗通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与传统人工周期性激素替代疗法有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导致育龄期妇女不育的激素分泌紊乱与代谢异常的疾病。临床表现与生化特征各不相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稀发排卵或闭经及高雄激素表现,且自然流产率及诱发排卵后的胚胎种植失败率均高于正常人。目前研究认为患者不孕可能与卵泡液中分子(如抗苗勒管激素、抑制素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microRNAs等)表达改变而引发的卵泡成熟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芬吗通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在我科接受FET助孕的103例患者(共133个周期),其中PCOS患者55例78个周期,根据内膜准备方案分为:补佳乐人工周期组(38例58个周期),芬吗通人工周期组(17例20个周期);非PCOS患者自然周期组(48例55个周期)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冷冻胚胎复苏率、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用药时间、用药量、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补佳乐组和芬吗通组患者体重指数(BMI)、基础黄体生成素(LH)、血清睾酮(T)均高于自然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佳乐组用药量为(58.84±36.62)mg,芬吗通组为(58.60±32.65)mg,补佳乐组用药时间为(11.83±4.06)d,芬吗通组为(11.33±2.57)d,两组用药量及用药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对照组为(10.32±2.30)mm,较补佳乐组(9.05±0.95)mm及芬吗通组(9.50±1.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佳乐组与芬吗通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3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OS患者行FET前使用芬吗通进行内膜准备,可获得满意的子宫内膜厚度和妊娠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Micro RNAs(mi 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主要参与调节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表达。研究发现mi RNAs在卵巢组织中广泛表达,在卵巢功能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 RNAs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关系密切。mi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与PCOS患者甾体激素调节紊乱、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不孕症等主要表现有关。将来,mi RNAs有望成为PCOS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可为PCOS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