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5篇
  免费   813篇
  国内免费   587篇
耳鼻咽喉   374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565篇
口腔科学   450篇
临床医学   3450篇
内科学   683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1544篇
特种医学   7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262篇
综合类   7044篇
预防医学   1119篇
眼科学   179篇
药学   2793篇
  59篇
中国医学   1242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529篇
  2022年   446篇
  2021年   684篇
  2020年   718篇
  2019年   791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579篇
  2016年   665篇
  2015年   734篇
  2014年   1318篇
  2013年   1285篇
  2012年   1564篇
  2011年   1678篇
  2010年   1422篇
  2009年   1371篇
  2008年   1400篇
  2007年   1334篇
  2006年   1117篇
  2005年   1291篇
  2004年   1112篇
  2003年   999篇
  2002年   684篇
  2001年   545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院神经外科10年问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200余例,其中行病灶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6例,就基层医院在治疗中的关键问题,现结合临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宋涛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6):859-862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是一种少见的,以单侧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结构萎缩为特征命名的疾病。由Parry首先于1825年报道,Romberg在1846年又详细描述了此病的典型特征,故又称Parry—Romberg综合征或Romberg病。1871年Enlenburg提出了进行性颜面萎缩征(Progressire facial hemiatrophy,PFHA)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83.
鼻胃管胃肠减压在择期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鼻胃管胃肠减压曾被常规应用于择期和急诊的腹部手术后,目的是预防急性胃扩张的发生、治疗梗阻、降低吻合口压力等。但是,鼻胃管置入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呼吸道并发症、胃-食道反流、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声带的损伤,以及越来越被重视的患者的不适感。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也对择期的腹部手术后常规应用鼻胃管胃肠减压提出不同的看法。现重新评价应用鼻胃管胃肠减压的理论基础及相关临床研究的结果,并对鼻胃管胃肠减压在择期腹部手术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持续胃肠减压联合胃管给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定时注入止血药物组)与对照组61例(定时口服止血药物组).结果 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定时注入止血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4.3%,未行胃肠减压定时口服止血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胃肠减压联合胃管给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过程中可以有效观察出血情况,降低再出血的可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5.
内窥镜下单侧开窗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病,对于外科治疗,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理想的手术方法应具备神经减压彻底,组织损伤小,保持或重建腰椎稳定性这三个基本条件[1].  相似文献   
86.
随着脊柱融合固定技术和器械的发展以及脊柱手术的逐渐开展,脊柱的固定牢固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并发症,邻近节段病(ASD)就是其中之一。自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作者采用腰椎融合术配合激光汽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桡骨远端骨折为腕部常见的骨关节损伤之一,为骨科临床常见病。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常能取得满意效果.但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往往易引起后期的短缩及畸形愈合,影响功能活动。本院自2002年8月至2006年6月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5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桥小脑角血管走形异常并压迫三叉神经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1]。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已经成为公认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但仍可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的可能性[2]。我们采用锁孔手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疗效,在预防手术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一定  相似文献   
89.
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附6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性脑出血以基底节区最为常见,当出血量较多时,需要手术开颅清除血肿,减轻高颅压及脑疝,过去常用颞部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后去骨瓣减压,自1999年来笔者采用小骨窗直视下清除血肿方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脊柱后路减压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6年3月~2002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76例,按不同减压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切除一侧或两侧椎板、椎弓根或部分关节突行侧前方环状减压AF内固定者40例,为直接减压组;体位复位结合AF器械矫正复位36例,为间接减压组。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ASIA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中晚期并发症,根据是否有腰背痛,下肢根性痛、麻木无力,两便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生活能力按FIM评定。结果两组病例获6个月~5年随访,结果表明,术前脊髓完全性损伤,术后均无恢复;术前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晚期并发症发生,直接减压组高于间接减压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间接减压组好于直接减压组。结论间接减压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不失为一种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