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0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151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424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93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石蜡包埋组织中4种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的简易有效方法.方法 取我院2003年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的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上皮性卵巢癌标本20例,分别以一步法、氯化钠盐析法、酚氯仿抽提法、试剂盒法提取其DNA,然后进行电泳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分析.结果 酚氯仿抽提法所得样本DNA的产量为55.12±8.81 μg,氯化钠盐析法为58.39±5.76 μg,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分别和另外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酚氯仿抽提法所得样本DNA的OD 260/OD 280比值为1.81±0.16,氯化钠盐析法为1.84±0.18,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分别和另外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酚氯仿抽提法,氯化钠盐析法所得DNA产量和质量均高于一步法和试剂盒法.结论 蛋白酶K消化氯化钠盐析法简便快捷,不用接触有毒的化学药品,是理想的石蜡包埋组织DNA提纯方法.  相似文献   
72.
0 引言 1980年,自Gauderer等[1]介绍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后,PEG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EN支持和胃肠减压.与传统的剖腹胃造口术相比,PEG具有简便、创伤小和病人痛苦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脾自体包埋移植术后移植脾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岩  王春柳  董立和 《吉林医学》2008,29(11):931-93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技术,对35例外伤后脾切除脾自体包埋移植术后的移植脾片进行观察,旨在监测其存活状态。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7.5MHz。对35例外伤后脾切除脾自体包埋移植术患者的移植脾片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术后6~12d,35例患者中的32例(91.5%),可探及移植脾片回声。其探及血流信号时间为术后15~60d。6个月后其内动脉流速VA9.48±23.16cm/s;静脉流速Vv3.19±0.97cm/s。)2例患者(5.7%)术后半年左右移植脾片形态欠整,回声欠清或形态不整内部回声不均增强,无血流信号显示;另1例(2.8%)患者术后8d出现局部疼痛,见脾片移植处回声减低继之出现无血流信号的不规则无回声暗区,经外科及时处置后,上述回声渐消,但脾片回声探查不清。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创实时、简捷、重复性好,不仅可在第一时间内提供移植脾片存活的直接证据,而且还可指导对症治疗措施的选择与及时实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4.
吻合口瘘、狭窄及胃食管反流是贲门癌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危害最严重,病死率高。吻合口狭窄与反流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998年9月-2006年9月,我们采用胸部小切口开胸、再造胃底、下肺动脉包埋吻合口方法治疗食管下段、贲门癌478例,无一例吻合口瘘及反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5.
逆转录PCR(RT-PCR)的高度敏感性为包括陈旧的临床材料在内的固定石蜡组织(PET)标本的分子研究提供了条件.用于RT-PCR的PET组织的制备理论上非常简单,首先溶解组织切片中石蜡,然后处理干组织释放DNA或RNA,在感染性病原分析时一般不做核酸纯化以减少样品污染的风险.对PET标本作RT-PCR为基础的研究成功与否取决于固定剂、固定时间、蜡块保存时间、扩增的片段长度等诸多因素[1].目前,在临床上,由于一次大量收集标本困难、低温保存难于实现等条件的限制,PET组织常常成为可用于以RT-PCR为基础的各种医学研究唯一的标本来源.许多学者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以石蜡包埋组织为来源进行以RT-PCR为基础的研究,以进一步明确致病因子、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传播机制.本文对利用石蜡包埋组织进行进行RT-PCR技术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运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塑料包埋切片技术观察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象表现,同时与骨髓涂片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切片中浆细胞以结节状和片状浸润为主,这类浸润方式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性(90.6%)明显高于涂片中浆细胞>15%的指标(65.6%)。切片中骨髓增生程度也明显高于涂片。结论骨髓活检塑包切片法更能正确反映骨髓组织的真实情况,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疗效判断方面的价值优于涂片。  相似文献   
77.
锐孔-凝固浴法制备薏苡仁酯微胶囊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锐孔-凝固浴法制备薏苡仁酯微胶囊化的工艺条件,得出包埋率高、感官质量好的薏苡仁酯微胶囊产品。方法丙酮为溶剂提取薏苡仁酯;以海藻酸钠为壁材,锐孔一凝固浴法进行微胶囊化。结果正交实验得出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壁材海藻酸钠初始溶液的质量浓度为8g/L,芯材薏苡仁酯与壁材海藻酸钠的质量之比为0.6:1,乳化剂在壁材与芯材乳化分散液中的质量浓度为单甘酯0.5g/L及蔗糖酯0.5g/L,固化液CaCl2的质量浓度为10g/L。结论由此得到的微胶囊于室温下鼓风干燥,包埋率达80.4%,包埋效果好。  相似文献   
78.
一、临床资料例1:顾某,女,29岁,G2P2,产后40余天来站做输卵管结扎术。术前妇科检查和其他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在局麻下行腹式输卵管绝育术,于耻上3指处行腹正中纵切口,长约2cm,依次切开腹壁各层,用吊钩法取管,检查卵巢正常,在输卵管峡部用抽芯包埋法结扎输卵管,同法处理对侧,手术  相似文献   
79.
固定剂和固定时间对石蜡包埋组织RT-PCR检测病毒RN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固定剂及固定时间对石蜡包埋RNA病毒感染组织中RNA降解及标本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取汉坦病毒76~118株接种的乳鼠感染组织,以沉淀脱水类固定剂100%甲醇、75%乙醇、100%,丙酮以及醛类固定剂4%的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PFA)、10%,福尔马林共5种固定剂,在室温下固定病毒感染组织6h、12h、24h和48h后,将各种方式固定后的病毒感染组织标本进行石蜡包埋,组织包埋块在室温下保存1年~1.5年,然后进行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各种固定剂对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各种方式固定后石蜡包埋组织中以RT-PCR扩增出不同片段长度的病毒RNA及β-acfin RNA序列,以判断各种固定方式对病毒RNA和细胞总RNA降解的影响。每种固定方法对RNA的影响是通过获得产物最大长度或对长片段扩增的可重复性及假阴性结果的多少来反映。结果 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经10%福尔马林和4%PFA固定的石蜡切片,组织结构完整清晰,组织经其他三种沉淀脱水类固定剂固定后有不同程度收缩,但不影响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测,其中甲醇固定的收缩程度最小。从固定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RNA进行RT-PCR扩增时,扩增的效果受固定剂类型和固定时间的影响,同时也受扩增的基因片段长度的影响。在可达到固定作用的前提下,同一固定剂固定时间越短,RT-PCR扩增结果越稳定;采用相同的固定时间从甲醇、乙醇及丙酮等沉淀类固定剂固定后石蜡包埋的病毒组织中扩增出病毒RNA的阳性结果比醛类剂高,可重复性好。尤其在进行长片段扩增时,在沉淀类固定剂固定的标本中出现假阴性现象比醛类固定剂固定的标本少。各种沉淀固定剂之间无明显区别。结论 从固定后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用RT-PCR检测病毒RNA进行回顾性研究是可行的,但受固定剂类型及固定持续时间的影响。临床在对存档的石蜡包埋组织作回顾性研究,解释其PCR阴性结果时,有必要考虑其组织标本固定对RNA分子的影响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80.
颞骨不脱钙连续大薄切片制作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用于三维重建的颞骨不脱钙连续大薄切片制作方法.方法取新鲜颞骨标本块,不脱钙聚合物包埋,骨切片机连续切片,片厚50μm.结果制片周期短,切片图像清晰,变形小,颞骨内各结构完整.结论颞骨不脱钙连续薄切片制作方法较火棉胶包埋切片方法快捷,切片变形小,且连续切片的层间距小,适合于对颞骨众多细小结构进行准确三维重建的需要.(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5,5382~3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