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0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151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424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93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制片在病理组织制片中广泛应用,是组织学诊断工作的关键起始步骤。传统手工HE制片受技术人员熟练程度、习惯手法等影响,难以保证切片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怎样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出片质量,是HE制片技术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一批性价比较高的自动化仪器设备的引进,本科常规技术室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机械化HE切片制作"生产线".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3种STR基因座分型系统在石蜡包埋组织基因座分型的差异。方法采用Qiagen法对保存1个月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DNA提取,用Identifiler系统、PowerPlex 21系统及Investigator HDplex系统对STR基因座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复合扩增、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及片段分析,比较3种系统的STR基因座检出率,并且采集组织同一个体的血液、毛发、口腔拭子等样本进行STR基因座分型,比较同一个体不同器官组织STR基因座分型的差异。结果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石蜡包埋组织的DNA浓度为6~85ng/μL,纯度1.7~2.2,Identifiler系统能够在DNA浓度大于15ng/μL时得到完整的基因座分型,PowerPlex 21系统在DNA浓度为85ng/μL时得到完整的基因座分型,而HDplex系统在石蜡组织检测中均未获得完整的基因座分型。石蜡包埋组织与其他器官组织分型结果存在差异,其中D6S474、D4S2366和D21S2055基因座存在等位基因不平衡或基因座丢失现象。结论石蜡包埋组织中DNA的浓度和纯度是STR基因座分型的重要影响因素,遗传信息丢失现象与检验对象的性状有关,也与所采用的检测系统有关,Identifiler系统对石蜡包埋组织的STR基因座分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Both fresh-frozen and formalin-fixed,paraffinembedded(FFPE)human brain tissues are invaluable resources for molecular genetic studie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especially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To identify the optimal method for DNA extraction from human brain tissue,we compared methods on differently-processed tissues.Fragments of LRRK2 and MAPT(257 bp and 483 bp/245 bp)were amplified for evaluation.We found that for FFPE samples,the success rate of DNA extraction was greater when using a commercial kit than a laboratory-based method(successful DNA extraction from 76%versus 33%of samples).PCR amplicon size and storage period wer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uccess rate of DNA extraction from FFPE samples.In the fresh-frozen samples,the DNA extraction success rate was 100%using either a commercial kit(QIAamp DNA Micro)or a laboratorybased method(sample boiling in 0.1 mol/L NaOH,followed by proteinase K digestion,and then DNA extraction using Chelex-100)regardless of PCR amplicon length or tissue storage time.Although the pres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CR-amplifiable genomic DNA can be extracted from both fresh-frozen and FFPE samples,fresh brain tissue is recommended for DNA extraction in future neuropatholog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54.
在生物医学和临床研究实践中,经常需要检测两种不同物质是否在同一样品或同一种细胞中共存,最好使用双重染色法在同一个组织样本上进行杂交.双重染色的方法有两种类型,免疫酶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法.目前,在实体肿瘤中,由于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过高的荧光信号,免疫荧光法更适合用于冰冻保存的组织[1].双重免疫酶组织化学需要选择不同显色底物、不同的抗体、不同修复方法进行搭配,操作繁琐,在科研使用比较广泛,但临床操作要求稳定性高、操作简单,所以在临床不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以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为材料、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变组织中microR-NA-29b表达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96份,其中正常子宫内膜16份,不典型增生内膜20份、子宫内膜癌60份。设计microRNA-29b和U6的茎环结构反转录引物和PCR扩增引物,以U6为内参,利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变组织中microRNA-29b的含量,分析microRNA-29b在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icroRNA-29b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有表达;mi-croRNA-29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内膜及不典型增生内膜(P均<0.05);microRNA-29b表达与病理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可以利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进行microRNA-29b的相关研究;microRNA-29b在子宫内膜癌变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细胞块包埋技术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 临床送检的胸水全部离心,取沉淀物固定包埋制片.结果 细胞块组阳性率(明确诊断+疑癌)83.3% (25/30),常规涂片组阳性率(明确诊断+疑癌)46.7% (14/30),细胞块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涂片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细胞块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惠,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诊断方法,对胸腔积液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病例报告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3岁,因进食梗咽感1月余入院.患者一月来出现进食后梗咽感,伴呕吐,偶有胸骨后疼痛,呈持续性针刺样疼痛.查胃镜示:食道中段距门齿25~27 cm处可见不规则隆起型病灶,组织脆,活检易出血.手术标本常规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3~4 μm厚切片,采用EnVision两步法,所有抗体均为工作液,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 染色过程按说明书进行, 用D A B 显色.  相似文献   
58.
我科2006年10月~2012年10月间采用皮下埋藏的自体颅骨瓣结合钛网、钛连接片、颅骨锁回植行颅骨修补共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39例,女18例;年龄5~55岁,平均30岁;本组病例入院后6例行单纯  相似文献   
59.
抗原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应用抗原修复技术的文章于1991年发表后,抗原修复技术(煮沸石蜡切片于水溶液中)迅速、广泛应用于常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从而打开了从传统形态学迈向分子形态学的大门。抗原修复技术被誉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旧。Gown在评价抗原修复技术所取得的成就时,指出“在过去十多年里,抗原修复技术在诊断性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面造成了如此深远的影响,使得这方面的文献分为2个时代:抗原修复技术前与抗原修复技术后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抗原修复技术的问世就是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输卵管结扎术抽芯近端包埋法与普氏改良法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本站收治的146例需行输卵管结扎术的育龄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行抽芯近端包埋输卵管结扎术,观察组患者行普氏改良输卵管结扎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妊娠和异位妊娠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72±2.62)min,短于对照组的(16.29±2.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显著低于对照组11.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1.4%与对照组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和异位妊娠发生率分别为16.4%和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和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节育手术,与抽芯近端包埋法相比,普氏改良法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具有较高的术后妊娠和异位妊娠发生率,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